电子科技大学:让工科生搞艺术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发布日期:2021-11-12 浏览次数:1012

从地理位置上看,位于四川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与位于重庆的四川美术学院相隔数百公里;从专业领域上看,这两所高校更是完全没有交集。然而,这两所高校的几十位年轻学子竟然联手在成都和重庆两地搞了两场创作成果展。

这两场名为“超验植入—技术理性、数字密码与经验本能”的联合教学与创作成果展上的所有展品,均是由32位电子科大学生与22位四川美术学院学生历时三个多月独立创作完成的。他们将技术与艺术相融合,进行了跨学科、多媒介的艺术创作,让前来看展的观众赞叹连连。

作为典型的理工类院校,电子科大为什么要参与这样的艺术展呢?

制造一些挑战

电子科大的32名学生全部来自交互新媒体艺术辅修专业(iArt)。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专业,今年仅是其开办的第三年。但在新专业的背后,却凝结着电子科大几十年对学生美育工作的探索。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申小蓉介绍,作为一所典型的理工类院校,电子科大在建校伊始便十分重视美育工作。“我们在20世纪50年代便成立了学生合唱团,后来又建立了艺术教研室、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并提出了‘让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的教育理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新工科”理念的提出,电子科大的美育工作迎来了一个新的挑战和契机。

“新工科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但电子科大的主体专业均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如果只在它们之间交叉,并不会真正起到‘跨界’的作用。”申小蓉说,面对这样的难题,学校想到了艺术教育——理工科人才培养需要造就创新型人才,而艺术教育恰恰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两者结合恰到好处。

基于此,iArt作为该校首个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被正式推出,致力于建设“电子信息+艺术”的交叉融合培养模式,立足“新工科+新艺术”的建设目标,将校内现有的工科基础课程与艺术辅修专业相结合,在跨界中培养工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让工科生搞艺术其实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回忆起那段经历,iArt项目首席教授彭岷笑称,因为科学和艺术的思维模式是不同的。这一点在合作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学艺术的学生讲究作品的创新和美感,而理工科学生讲究作品的稳定和功能的实现,这就导致合作开始时,两校学生经常会“吵架”。然而,正是在彼此的摩擦中,他们逐渐走近对方,科技与艺术有了一次次“美丽邂逅”。

“我们需要给学生们制造一些挑战。在克服这些挑战的过程中,学生会自己‘教育’好自己。”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主任刘惠说。

提供一个空间

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方式,除了设置挑战外,还可以给他们一个空间、一个舞台。

记得有一次路过美育教室时,刘惠忽然听到教室中传来了一阵悦耳的钢琴声。

“美育教室里有很多专用乐器,但当时是课余时间,教室应该是关闭的状态。”刘惠循声进入教室,发现一名学生正在专心地弹钢琴。

“对不起,老师,我实在是太想弹钢琴了,所以才悄悄溜进来!”看着学生神情紧张地解释和道歉,刘惠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觉得很难过。“学生要弹钢琴,这是多好的一件事,但我们却因为要用钢琴教学,就把门锁起来。”她问学生是不是特别希望学校为他们提供钢琴,学生点头,说之前学了那么久的钢琴,现在课程紧张,真的想通过弹琴放松一下。

一个念头闪过刘惠的脑海:“我一定要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

于是,刘惠便开始联系热心校友为学校捐赠钢琴。“校友情·校园琴”钢琴校园计划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广大校友的热情支持。今年5月,学生们发现学校科研楼、图书馆、咖啡厅、学生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都陆续摆放了崭新的钢琴。

“无需预约,免费使用。我们计划两年内完成100台公共钢琴的购置,还请专业设计师为钢琴量身设计了漂亮时尚的琴厅、琴房。”刘惠说。

她表示,很多人觉得美育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但很多时候,学校需要做的只是把空间和舞台放心地交给学生,让学生陶醉其中。

“我们想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美育成电、文艺校园’的文化氛围。”刘惠说。除了钢琴计划外,该校还先后建立了实验艺术馆、陈彼得美育工作室等一批空间平台,让理工科学生有了真正认识美、体验美和展示美的机会。

给予一份信任

作为地方曲种,川剧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从2017年开始,电子科大先后建立了川剧基地、川剧研究中心并挂牌川剧名家工作室,还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川剧素质课程,成立5个川剧类社团……

“老实说,一开始我们也很担心学生的接受程度。”刘惠说。但此后他们吃惊地发现,如今的大学生要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开放,更愿意去接受新鲜事物。

以电子科技大学每年都会开展的川剧艺术节为例。该艺术节囊括了讲座、沙龙、快闪、川剧服饰体验、川剧演出等表现形式,每年艺术节所覆盖人群平均超过5000人次。

学生刘明皓说:“穿上川剧服饰,我自己都认不出自己了,摆出几个川剧中的经典姿势,居然也像模像样。亲身体验才让我明白了川剧两个字的深刻含义,也希望有更多的学生一起感受川剧的魅力。”

“开展美育工作时,我们要对学生有一份信任感。”刘惠说,以川剧为例,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年轻人一定接受不了。事实上,当你把这个艺术瑰宝呈现给学生时,学生的表现会出乎我们的意料,也让我们对这项工作更有信心。

“作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美育工作就是要让学生在校园中能随时真切地体验美,在体验中提升自我。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这样的空间和条件,让这一切自然发生。”刘惠说。(来源:中国科学报,转自: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