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实践忆往昔 革命精神薪火传 ——我院教师带领“寻找江淮红色印记”团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日期:2022-07-13 浏览次数:6602

为了推动党史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助力党史育人,激励青少年从红色精神中汲取力量,传承红色基因,7月13日至7月14日,我校“寻找江淮红色印记”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寿县与安庆探寻安徽早期党组织的足迹,感受伟大建党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16名思政课教师,11名来自各二级学院的学生参加了这次探寻红色足迹之旅。

千年古城墙 巍巍寿州城

7月13号上午,“江淮红色印记”实践团来到了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古城墙,感受古城的历史风貌。始建于宋朝的寿县古城墙,历经900多年风雨,是国内保存的最为完好的宋代古城墙。团队成员认真聆听解说员讲说的淮南王故事,淝水之战的,感受英雄豪杰的智慧与金戈铁马的记忆,赞叹中华文化的绚烂多姿与渊源流长。


寻红色记忆  传革命精神

13日下午团队赶到寿县小甸集特支纪念馆,纪念馆建筑风格为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总建筑面积541.2㎡,采用文物、历史照片、声像资料等反映历史情节,展现特支成立前后的事件。在落日的余晖下,讲解员深情讲述小甸集特支书记曹蕴真的故事。“我把青春献给党,革命的鲜花会开的更红”,这也激励着新一代党员抚今追昔峥嵘岁月,弘扬传承红色精神。

曙光微燃 初心如磐

7月14日上午,团队赶往安庆市怀宁县濮家大屋,即中共安庆建党会议旧址陈列馆,安徽党史最开始的地方。濮家大屋的历史是从由柯庆施提议在此开会而产生的,这座百年老屋,见证了中共安庆支部的建立,也点燃了安徽党组织的星星之火。无言的历史中,团队成员一同见证了先辈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斗可歌可泣的壮举。

14日下午,团队来到了行程的终点站——陈独秀纪念馆。纪念馆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建筑面积1030平方米,采用具有徽派特点并糅合现代气息的建筑设计,采用大量的图片资料和珍贵文物史料形象生动的再现了陈独秀的生平事迹。纪念馆以编年体手法展现了陈独秀的人生历程,其甘愿为革命牺牲的伟大精神,感染着团队成员,在陈独秀先生的墓前,团队成员纷纷脱帽,向先生致敬。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回顾了安徽省党的早期光辉历程,缅怀了先人们的伟大事迹,也更加坚定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大家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了精神力量,将继续牢记党的初心使命,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