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于探索 勇于创新——计算机工程学院教师陈艳线上教学案例

发布日期:2020-05-18 浏览次数:4203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保障在线教学的有效性与实用性,计算机工程学院教师陈艳勇于创新教学新模式,潜心研究对O-AMAS有效教学模型理念在线上课堂的应用,勤于实践,大大提高了线上教学质量。



O-AMAS有效教学模型思想在“程序设计”线上课堂的应用涵盖5个环节:

教学目标的设计

课前设立“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主要教会学生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方法,如何建立适当的模型,如何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如何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有效表达,也就是教会学生“how to do”而不是“what to do”。每周提前定下教学计划,以前同学们思考、尝试,主动学习。



课堂的迅速激活

激活工具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激活的对象是多维度的—身体、情感和认知.灵活运用移动平台的手机推送、学习痕迹存留、扫码签到等功能模块。比如“程序设计”的选择结构,通过推送一个模拟自动售卖机的小游戏,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由按下不同按钮选择不同的商品引入选择结构,再引导大家发现更多的选择结构的应用。后期将研究更多的激活方式包括故事、头脑风暴、线上游戏和“我的起点”等,以及激活手段像VR、APP功能、投票器、多媒体展示启发性内容等。



多元学习方式

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选人、抢答、分组、匿名投票统计、同步课件、弹幕互动、资料发布等功能模块构建新的多元学习方式.多元学习方式包括接受式学习、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搜集资料、分析理论、实验验证、制作汇报材料,学生之间互相指导,共同提高,属于典型的合作学习方法,同时又集合了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多种方法。多元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习的有效测评

有效测评包括测评设计、测评实施和评后反馈三要素,同时这三要素构成有效测评循环圈。课前做好设计,课中用线上生成的弹幕、讨论区等数据及课后的学习报告反馈、投稿留言等来反映学生的参与度和交互效率。学习行为记录结合学习小组内部分工、组间评价、教师的在线交流与互动情况等共同作为教学评价的一部分。测评不仅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质和(或)量的测定,还体现教与学的反馈和评价,可以用于对后续课程的指导。测评方法上对于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同学我们可以使用“对错站队”有效测评方法.以判断题的形式给出相关问题,学生回复1或0做出判断。这种测评方式,可以快速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灵活地调节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和难度。



内容的简要总结

线上课程除了课堂总结,我们还把内容的凝练延展到课后固定时间答疑环节。简要总结涉及分析信息,将重要信息与不重要元素区分开来,并将大量信息转化为几个简短的有凝聚力的句子,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整理重点,并通过答疑环节的总结互动、强化记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比如使用“Find someone who…(找……的人)”、“出门票”、“飞行旗”及画章节导图等各种改进的线上方法,可以使课堂充满魅力和活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线上教学”是疫情下对于学习的必要手段,也是教师对于对于教学的创新尝试。陈艳对O-AMAS有效教学模型理念在线上课堂的应用,建立以学生学习结果为导向,以师生互动为核心的课堂设计,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建设“脸上有笑,眼里有光,过程有趣,学习有效”的“四有”课堂。(计算机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