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实训与固定资产管理处质量文化建设乙月活动
发布日期:2024-11-29 浏览次数:581
根据《关于开展质量文化建设乙月活动的通知》(质评函〔2024〕27号)相关要求,结合部门实际,实验实训与固定资产管理处组织开展了质量文化建设乙月活动:
一、召开专题会议,切实贯彻文件要求
组织本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学习《关于开展“两个满意度”整改工作的通知》(质评函〔2024〕23号)等文件及资料,结合《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反馈问题整改任务汇总表》认真梳理部门工作,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管理及服务作用,研究新一轮实验室项目建设工作思路、工作举措。结合《关于上报2025年财务预算的通知》(校财〔2024〕2号),适时启动新一轮实验室建设申报工作。
二、循序渐进,持续规范教学档案管理
结合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第三次推进会的会议内容,组织本单位人员学习《考试课程材料目录》等相关材料。根据质评处的要求,先期完成了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材料的上传。按照教务处的要求,对《机械工程实训(Ⅰ)(1)》等课程的过程考核材料(含学生平时表现、技能考核、考勤、实训报告、补考、备课教案、教学周历、日志等)进行整理归档,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便于随时调阅。以教学档案自查自纠为契机,进一步自省、自觉规范教学运行。
三、组织机械工程实训中心开展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组织机械工程实训中心授课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就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授课模式及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集体研制课程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计划书、教学周历;积极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并分析教学重难点,共同提高课堂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根据《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关于修订2024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及相关要求,启动《工程训练A》《工程训练B1》《工程训练B2》等三门课程教学大纲编制工作。
四、强化有组织的教学,规范教学流程
根据《机械工程实训(Ⅱ)(2)》等课程特点,进一步规范教学流程,强化有组织的教学。
课前,授课教师对教学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保障运行正常;将安全教育纳入必修环节,向学生宣讲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以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增强安全应急能力。
教学过程中,精简理论环节讲授,采取分组教学、实例分析等方式,加强实操能力锻炼;坚持教师主导,规范各步骤操作流程;突出学生主体,引导学生求真正行;加强监督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不当或错误操作。课后,就在授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反向设计、持续改进。
五、精心维护教学仪器设备
为保证实训教学仪器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提高设备作业率,组织机械工程实训中心按照《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仪器设备维护维修实施细则》(校发〔2021〕13号)等相关要求,制定合理的备品配件计划和维修计划,对设备进行精心维护保养。要求机械工程实训中心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故障排查,及时对设备进行检修。比如发现零部件松动,及时进行紧固并调整其活动间隙,按设备保养周期及润滑图表进行润滑,实现教学仪器设备“经久耐用”、安全可靠,保障教学有序运行。
六、营造良好的实训环境
良好的内务环境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机械工程实训中心每周组织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实训场所的卫生与日常管理,确保实训场地及设备卫生状况良好;合理规划实训场所设备及物品摆放区域,要求设备使用人员自觉遵守实训场所设备管理制度,用好各种类工量夹具及附件不损坏、不丢失并按标识放置整齐。督促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遵守各项制度,安全操作、爱护设备、讲究卫生,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