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再梳理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4-19 浏览次数:1159

各教学科研单位、实验教学中心:

为进一步落实实验室安全分级管理责任体系,强化实验室危险源辨识,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有效性、针对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管理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教育部2023年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启动暨培训会会议精神,学校将组织开展全校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再梳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范围

校内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实验场所(以下统称“实验室”)。实验室以“房间”为单位,按照所涉及的危险源及安全风险程度进行安全分类和风险等级的再认定。实验室含实训室、琴房、语音室、机房、气瓶存储柜所在地、准备室、仓储室等。

二、工作步骤

(一)各实验室填报本实验室分类分级信息(截至4月25日)。

各实验室根据《细则》等,在2021年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工作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对实验室中存在的危险源逐一进行自查自纠,充分辨识、系统分析,认定实验室安全类别和安全风险等级,以房间为单位填写《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及危险源信息评估表》(附件1),上报所在单位。

(二)各单位审核确定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结果(4月25日-4月28日)。

1.各单位对填报的实验室所属类别进行审核,认定实验室自评的实验室类别和安全风险等级;

2.各教学科研单位、实验教学中心填写《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及危险源辨识情况汇总表》(附件2),健全本单位实验室危险源分布清单,做到摸清家底、掌握实情、靶向施策。

(三)实验实训与固定资产管理处整理分类分级结果(截至5月10日)。

实验实训与固定资产管理处汇总各单位实验室分类分级结果,进行整理备案,形成基础管理数据。

三、工作要求

(一)各单位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负责人具体抓,加强过程督导,确保无漏评,力避高风险等级低评等情况。

(二)各单位根据本单位学科专业特点和危险源分布情况,督导各实验室对所辨识的危险源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切实维护广大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各单位应结合不同类别实验室安全管理特点,依据相关法规和制度要求确定检查范围和重点,科学合理把握实验室安全检查频次,负责实施本单位实验室安全自查与安全管理工作。防治结合、治标治本。

(四)当实验室的危险源使用或存放等情况发生改变,实验室负责人应及时进行实验室类别和安全风险等级的重新认定,并经所在单位审核确认,报实验实训与固定资产管理处备案,实行动态管理。

(五)新建、扩建、改造的实验室在完成建设流程投入使用前,实验室负责人应及时进行实验室类别和安全风险等级的认定,并经所在单位审核确认,报实验实训与固定资产管理处备案。

四、材料报送

请各单位于4月28日16:00前将附件1、附件2纸质版(签字盖章)交至实验实训与固定资产管理处综合管理科(行知楼一202室),电子版通过电子邮箱发送实验实训与固定资产管理处张雨,联系方式:68582133。


附件1: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及危险源信息评估表

附件2: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及危险源辨识情况汇总表

附件3:危险源情况描述填写参考指南



实验实训与固定资产管理处

2023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