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钰瑜:好的教育,是师生彼此成就
发布日期:2021-10-11 浏览次数:1613
刘钰瑜是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广东省特色专业的专业负责人,广东医科大学首届十佳学生课外科研导师,2021年被评为“广东医科大学教学名师”。
一位富有激情的老师
刘钰瑜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嗓门大”。上过刘钰瑜课的学生说:“这种情况下,想打瞌睡都很难。”督导过刘钰瑜课的同事说:“刘老师富有激情,教学思路清晰,总能把重点讲透,把难点讲清,教学效果良好。”
刘钰瑜说:“教学是一项充满创造性、挑战性和艺术性的工作,仅有知识不够,还要懂得如何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她重视启发式教学,善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好奇”听课,配合临床病例的讲授,辅之以实战演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有效提升。
这种启发式的授课方式深受学生喜欢。刘钰瑜主持申报的临床药学本科专业,于2019年获得国家教育部审批通过,2019年开始招生,生源质量非常好,2020年被评为“广东省特色专业”。
刘钰瑜一边讲授专业知识,一边播撒对专业的热爱。她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这门课,学习会更主动、更有效率。”
爱学生、爱药理、爱教学,因为热爱,所以富有“激情”。上好每节课,成为刘钰瑜的极致追求。精耕细作出精品。刘钰瑜主讲的“药理学”课程是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目前,刘钰瑜正代表学校参与广东省系列在线开放课程之“药理学”课程的建设。
一位学生信赖的老师
刘钰瑜经常说:“教育是生命在影响生命,是一颗心在唤醒另一颗心。教书育人,必须以真心换真心。”
作为学生们的“知心朋友”,学生遇到困难时会找她,遇到挫折时会找她,有好消息了也会告诉她。刘钰瑜说:“孩子们远离父母求学,有问题很正常,我们作为过来人拉一把、点一下,他们会少走很多弯路。”
赢得学生的信赖,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在教书的同时育人。这种浓浓的师生情,让刘钰瑜在教学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她说:“每当我指导学生做实验、写论文时,他们都会积极主动完成并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
刘钰瑜说:“看到学生获奖或者论文发表后满心欢喜的样子,我很满足。”这种“获得感”让刘钰瑜感到“好的教育,是师生彼此成就”。
由于业务突出,刘钰瑜被遴选为中国药理学会抗炎免疫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抗炎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第十八届理事会理事,广东省本科高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一位追求卓越的老师
一直以来,刘钰瑜的心里都有根“弦”。“作为老师,只有爱岗敬业,才能以身立教。”这根“弦”一直贯穿于刘钰瑜20多年的教育生涯。这是领导、同事和学生们对刘钰瑜的一致评价。
刘钰瑜兼顾教学的同时,十分注重科学研究。她说:“教学和科研各有优势,协同育人才能更好地培养一流人才、成就卓越教师。”
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刘钰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11项,主持省级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项目和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发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1部、科普读物1本,副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2部。
正是因为有一批追求卓越的女老师,刘钰瑜所在的教研室被评为“广东省巾帼文明岗”。作为岗位负责人的刘钰瑜说,同事们都很给力,大家一起为改进教学方式,在数不清的日子里上下求索;为优化教学设计,在无数个寂静的夜里默默耕耘。
在广东医科大学,刘钰瑜守望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守望着最初的育人梦想,谱写了一曲曲平凡而有成就感的精彩乐章!(来源:广东医科大学,转自:学习强国)
- 上一篇:安徽:为绿色建筑立法,能否降低能耗?
- 下一篇:福建将建约30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