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5年了,你还在内耗吗
发布日期:2025-06-18 浏览次数:3642
停止无用思考内耗严重的人都有一个共性:
喜欢无限复盘与反刍,
过度担忧未发生的事。
总是沉浸在对过去的悔恨、
对当下的不满、对未来的焦虑当中,
但真相是——
反复回忆尴尬现场不能改变过去,
过度担忧未来只会错过当下。
要有翻篇的能力摆脱内耗生活中常常会遭遇失败、失望或人际关系的矛盾。具备快速翻篇的能力意味着我们可以不被过去的问题所困扰。比如当面临个人挫折时,我们可以选择积极的面对,从中学到经验教训,而不是一味地沉湎于自怨自艾。这种能力让我们更能适应生活的变幻莫测,积极面对新的可能性。同时面对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也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接受新的观念,不断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并乐于适应变化,都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融入社会。比如愿意接受家人朋友的不同观点;愿意尝试新的活动或学习新的技能。
担忧是思维的赝品
其实80%的担忧到点就自动失效了,要么根本不会到来,要么发生了也能够顺利解决。那些“我肯定做不好”“他们都在笑我”的台词,不过是大脑杏仁核的假警报。
这里有个避免被焦虑情绪笼罩的方法:给担忧设“办公时间”。 比如每天下午四点,专门处理“孩子考不上大学怎么办”“父母生病怎么办”这类问题。其他时间念头冒出来,就告诉自己:“已预约,请按时来访”,然后专注于当下的生活。
接受不能改变的
摆脱内耗
林清玄曾经说过:“明天虽然会有新的太阳升起,但今天的太阳已经不再重现。”我们无法改变太阳的日升日落,唯一的选择就是欣然接受它为你带来的温暖。把精力花费在可以改变的事情上,不要总是纠结于无法改变的事情,或者既定的事实。这样除了带来痛苦,没有任何用处。查理·芒格有句犀利的话: “把花在担忧上的时间,都用来思考解决方案,你能多活十年。” 担忧有个悖论:它让你感觉在解决问题,实际是在透支情绪。就像反复检查空邮箱,以为在跟进工作,其实只是在原地踏步。
- 上一篇:你选择这篇推文做你暑假“毒药”
- 下一篇:黑色生命力:在绝望中寻找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