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恐惧

发布日期:2018-12-06 浏览次数:2660

在咨询中,常常发现来访者意识到了改变的必要性,但迟迟没有行动。包括咨询中面临的很多来访者的阻抗。大概都跟恐惧有关。恐惧就像一个未知的黑色空洞,成为无意识状态的背景,成为一个摸不着的心理现实,阻挡在症状之前。

什么是恐惧?恐惧的感受我们每一个人并不陌生,当恐惧感来临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作出反应,这是一种生存机制。当我们的感官觉察到某种事物可能会对我们造成威胁时,大脑便会激活一系列身体反应,心率和呼吸频率都会上升,我们的身体会发冷,汗毛竖起。并让我们奋起抗争,或是赶紧逃脱。这名为 “战斗或逃跑反应”。这是一种健康又自然的反应,它会促使我们产生保护自己的行为。但在健康到疾病的连续谱上,比较严重的,我们发现一些人受到了恐惧症症状的困扰,像幽闭恐惧症,考试恐惧症,人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等。这也表现在如有害羞、退缩、畏难等这种性格特征的人身上。可以说,症状从某种程度上保护了我们。但一个人如果一直以症状来防御生活,在生活面临的大多数情境中,以“逃跑”的方式来应对,一直处在这样病态的焦虑当中,必定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

恐惧症的病因不是单一性的。一般认为有生物学上的因素,即遗传性的性格脆弱,天生紧张而显神经质,这类人最易产生恐惧感。另一因素是无能解决自身承受的精神压力。我们试着从心理学的不同角度来探讨这种精神压力形成的功能失调的机理。

在很大程度上,恐惧与我们早年的分离、丧失有关,跟自我受到的创伤有关。

出生可以说是人最早经历的一个创伤。我们的出生,被强烈的收缩和挤压推出母体的子宫,切断了与母亲相连的脐带,这样的分离,我们用啼哭来表达我们的恐惧。此后的成长,我们依赖我们的抚养者,一般是我们的妈妈。我们在与妈妈的眼中确认我们自己。妈妈能否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及时的出现变得非常的重要,我们始终相信:一个孩子的安全感来源,跟孩子与抚养者的互动过程中,妈妈的反应呈现怎么样的状态、跟养育者人格的稳定性息息相关。而母亲的人格稳定是如此具有代际性。某种程度上反应了恐惧产生的因果关系。阿曼达.琼斯说:“如果一个孩子逐渐相信,呼唤会招来一个关心他的成年人,并且对他的求助给以恰当的回应,孩子内心就会开始发展出一种基本的安全感。对于某些母亲而言,由于她们自身的情绪资源耗尽,养育和保护冲动不会活跃起来,尤其是她们内心缺乏一个可以被唤起的,关爱的父母的声音的时候,没有办法相信有一个足够好的成年人在情感上是乐于帮助他们的。”存在心理学家科克.J.施耐德将创伤分为三种---急性的、慢性的、和内隐的创伤。急性的创伤是把一个事件觉知为直接相反和令人震惊的,这是一种产生极端恐惧的存在的严重挫折。慢性创伤则是鉴于急性的创伤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最初的恐惧上,核心则是对那种恐惧的对抗。内隐的创伤是有家庭和养育者间接和替代性传递的创伤。举个例子:一个成年人被医生误诊为癌症并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但在后来的进一步诊断虽然推翻了前面的诊断,并未有生命危险。但这个成年人有可能以后对身体的感觉会变得非常的敏感。一般的疲劳都有可能激发他的死亡恐惧。这就是一个急性创伤引起的慢性创伤。而如果这样的母亲去抚养孩子,这样的焦虑或许会弥漫在亲子互动的很多方面。没有一个稳定的客体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很有可能会有一种生存的恐惧。而这就是所谓内隐的创伤。对于急性创伤,特别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恐惧对于患者的主体来说是毁灭性的。

接触恐惧,如何与恐惧相处?很多人通过信仰去处理自己的恐惧,也有人通过药物去缓解自己的恐惧。除此之外,寻找到一个可以信赖稳定的咨询师是非常有必要的。让我们穿行在黑暗中可以有同行的人。在坚实的陪伴中贴着我们的问题,更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我们对于恐惧的态度是心理治疗中一个需要矫正的关键点。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们喜欢接受事物的一个方面,却拒绝承认另一方面,我们既不愿意面对生活中复杂的一面,也不想解决生活中的矛盾,这类人为了维持现状往往竭尽全力。对于恐惧和焦虑,也一样,我们一直在回避,直到将解决问题的能量消耗殆尽。生活有时候更像一门艺术,而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艺术家。在生活面前,我们不会因为舞姿不优美而不去舞蹈,不会因为画作不具观赏性而去不描绘。而是经历生活本身。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去接触恐惧,无畏而生。相信成就与愉悦是经历过程中的一种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