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1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响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战略,深化学生对语言文字文化的理解,同时强化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文化繁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7月9日-16日,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长丰县朱巷镇开展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多维度、深层次的实践活动,考察当地普通话使用情况,开展实践调研,收集第一手资料,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我是乡村“调研”人:深入一线调研 聚焦乡村课题。为了解当地普通话使用情况,实践团队以小组形式对朱巷镇政府党员代表进行抽样调查。在实地调查走访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们感受到朱巷镇人民的热情,也了解到当地居民以老年人口居多,普通话使用率并不高,日常生活中多是以本地方言进行沟通交流,但他们对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表示理解和赞同,本次共发放并回收问卷50份,经过数据分析,朱巷镇党员普通话使用率为60%。
我是乡村“推普”人:走稳推普征程 夯实语言之基。普通话要从娃娃抓起。实践团队联合朱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推普小课堂”,通过绕口令、猜字谜、读音矫正、字形规范、字正腔圆等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教学,进一步激发小朋友们的讲普通话的兴趣与动力,在帮助它们掌握正确发音的同时,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我是乡村“宣讲”人:强化党史信念 不忘初心使命。为更好推进“推普课堂”与“大思政课”有机结合,实践团队组织开展党史故事会、党史故事我来讲、党史知识有奖答、团史知识宣讲、诵读红色诗文等课程内容打造沉浸式课堂体验,使小朋友们在“学”与“教”中熟知党的辉煌历程,在感悟红色文化的过程中,提高普通话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我是乡村“实践”人:感悟农耕文化 体验劳动艰辛。因热爱而选择,因劳动而光荣。实践队员们在田埂上眺望良田千亩,与当地农民进行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当地农田的种植情况。队员们随即下地体验,炎炎夏日也挡不住队员们的的青春热血。此次体验让团队青年在田间地头劳作真切感受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意义,锤炼了实践团队成员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涌入乡村、驻足田野、团结一心,致力推动学普通话、说普通话文明风尚持续深入传播,进一步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统一于普通话宣传活动中,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一步文达学院将持续推进校地共建,为青年学生提供基层实践的平台、展现才华的舞台,让更多的青年学生主动融入乡村,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