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2-18 浏览次数:2545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2016年,文达学院的一群青年人共同许下了这样的青春誓言,从文达出发,用爱发电,将温暖送入西部热土。他们是心系乡村振兴的理想者,是勇担时代重任担当者,是扎根志愿服务的吃苦者,是赋能社会实践的奋斗者。550名文达青年志愿者和3150名爱心人士,1360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近万名受益学生。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格桑花爱心围脖工作站。
薪火相传,温暖西部孩童的文达红。自2016年起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格桑花工作站每年开展“爱心围脖”志愿服务活动,号召全校师生一起动手为西部地区儿童编织爱心围脖,在冬日里送去一份温暖,500余名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在青年志愿者的帮助下,拿起从未接触过的针线,用生疏的技艺编织出了一条条充满爱与温暖的围脖,截至目前累计编制织围脖1750条。
微光如炬,守护西部儿童的志愿梦。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志愿者们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动员,吸引了众多热心师生加入到爱心围脖的行列中来。他们有的加入编织行列,耐心地学习编织爱心围脖细节和技巧,有的捐助邮资,为围脖顺利达到孩子们的手中贡献一份力量,他们爱心传递让在缕缕丝线成为沟通的桥梁,截至目前共有3150名爱心人士为爱心围脖捐款15000余元。
星火筑梦,筑牢乡村振兴的理想石。一条条用爱编织的围脖上系着同学们亲手撰写的明信片。娟娟字迹,行行祝福,或励志鼓劲,或温馨抚慰,似冬日暖阳穿透阴霾,驱散寒冷。这些围脖与寄语,将带着文达师生的真切祝福,陪伴玉树儿童度过凛冽寒冬,在他们心间种下爱与希望的种子。
文达青年用实际行动传承初心信念,将“志愿梦”作为目标使命,用“理想石”赋能乡村振兴。这是一场跨越十年的双向奔赴,文达格桑花爱心围脖工作站是梦想的播种者,更是心怀感恩的收获者。一代代文达学子始终坚守初心使命、筑牢责任担当,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未来,校团委将不断深化志愿服务体系,以“社会实践、三下乡、返家乡三位一体”为抓手,创新志愿服务组织模式,让“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殷殷嘱托,成为新时代文达青年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