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30 浏览次数:104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课堂中厚植家国情怀,我院于2025年开展了暑期三下乡个人 “返家乡” 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覆盖省内多地市,涉及城市社区、乡村社区等,紧扣教育帮扶、乡村振兴、社区安全等主题,通过多样形式,引导学生厚植情怀、锤炼本领,实现思想与实践双向赋能。
扎根基层沃土,洞察社情民意。基层作为民生保障的关键环节,是连接政府与群众的重要纽带。我院学子立足专业优势,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积极作为。刘艳同学积极参加蚌埠市五河县头铺镇屈台村参与了为期5天的“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于社区中开展实践工作,在复杂繁琐的日常事务中,深刻体悟到基层工作在维系政府与居民紧密联系中的重要性与复杂性,沟通协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陈义楠同学积极参加宿州市灵璧县青年志愿者服务队,7月7日至13日,在东北社区的青力学堂里,开展暑期作业指导服务,她成为孩子们读书写字的“小老师”;7月14日至20日在县政务服务大厅的窗口前,她成了协助群众办事的“引导员”,积极服务前来办事居民,积极服务基层居民。
(刘艳在社区协助开展工作)
(陈义楠同学指导孩子们做暑假作业)
(陈义楠为办事人员讲解机器如何操作)
投身志愿行动,播撒温暖火种。在城市化进程中,“孤岛效应” 逐渐凸显,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我院学生积极弘扬志愿精神,深入基层社区,以实际行动传递关爱与温暖。胡保平同学积极参加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城东社区参与了为期7天的“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防溺水宣传、走访独居老人、协助开展暑期安全知识讲座等工作、代婉莹同学积极参加滁州市定远县永康镇为期23天的“返家乡”志愿服务,主要负责协助镇政府开展儿童防溺水宣传等。朱灿灿同学积极参加马鞍山市义警协会完成了为期23天的返家乡志愿服务,承担公众号文章撰写工作、积极开展义警“沉浸式体验”—菜市场义警巡逻、“她项目”活动开展等工作,亲身体验到基层工作人员的艰辛与不易,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
(胡保平同学打扫社区卫生)
(代婉莹同学参加防溺水宣传)
(朱灿灿同学协助开展“她公益”项目活动)
开展乡情体察,厚植桑梓情怀。对乡情的深入考察,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暑假期间,杨子桐同学积极参加马鞍山市和县龙潭社区活动,成为了一名社区夜间巡逻志愿者,深入了解“守护”的新理解,为家乡社区安全贡献力量。陈义楠同学积极投身电商直播活动,成为宿州市灵璧县朱圩村助农直播的“推销员”,积极推荐家乡红薯粉条等农产品,在领略家乡深厚文化魅力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了对家乡的情感认同,激发了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宋有为同学积极参加亳州市涡阳县涡北社区为期22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7月27日作为志愿者,他积极参加“迎八一致敬火焰蓝,共筑平安防火墙”活动,学习消防知识,体验消防器械等。他提到“走出消防大队时,夕阳把消防车的影子拉得很长,我望着那抹鲜艳的红,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英雄从不是遥不可及的传说,就是身边这些在高温下训练、在黑夜里出警的普通人。”
(杨子桐参加社区夜间巡逻活动)
(陈义楠同学开展助农直播)
(宋有为同学体验消防器械)
青春因实践而精彩,梦想因奋斗而闪耀。电院学子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还在继续,他们的成长之路也在生根,勇于探索、不断进步、深入社会、苦干实干,他们将在磨炼中不断成长,为社会发展注入青春力量。未来,我院将继续以 “实践育人” 为宗旨,加强组织,创新形式,搭建平台,引领更多学子在实践中奋进,书写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