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礼华:取长补短天之道
发布日期:2018-10-15 浏览次数:3429
国庆小长假在家,又一次认真品读了老子的《道德经》,收获与感悟颇多,于是写下此文。
老子在看待长处与短处这个问题上是这样认为的:“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他觉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人生的处世之道。
于是,我想引用一个故事作为对老子:“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的诠释:
一天,上帝对一个盲人、一个跛子以及两个壮汉说:“你们沿着这条路一起出发,谁先把幸福之门打开,我将满足他的任何愿望。”说完,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
只见两个壮汉拔腿就跑,其速度快如风驰电掣。而盲人因眼疾,只能一步步试探性地前进,跛子虽然明确目标,却也只能缓缓前进。
历经无数次的坎坷摸索之后,盲人和跛子达成了共识,即盲人背起跛子充当双腿,跛子给盲人充当双眼,两人取长补短,一步步向幸福之门。
眼看着两个壮汉临近终点,一个壮汉突然停下将另一个壮汉狠狠地推倒在地,而后自己继续向前跑去。此时被推倒的人又迅速爬起来追上前者,一脚踢在对方的腿上。两人厮打起来,他们谁都不允许对方推开幸福之门。
就在他们纠缠在一起时,盲人和跛子赶了上来。两个壮汉因为互相阻挠,都没注意到周围事物的变化。盲人和跛子因为互相弥补了自己的缺陷,慢慢地走到了前面。在幸福之门前面,他们没有互相抛弃,而是彼此示意之后,共同打开了幸福之门。
可见,取长补短天之道。
《道德经》仅仅五千字,分为上下两篇,上 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所以人称《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以及明暗变化的微妙;《德经》说的是处世方略,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视之道。《道德经》不仅是一部哲学经典,而且文字简洁、富有韵律感,可以看着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
作为图书馆馆长,我向你推荐阅读《道德经》。
- 上一篇: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讲座方案
- 下一篇:9月份阅读之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