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技术对抗AI风险 筑牢网络数据安全屏障
发布日期:2025-05-06 浏览次数:161
AI 带来的网络数据安全风险
伪造攻击风险:基于深度合成技术的换脸、换声攻击,形成 “伪造 — 攻击 — 变现” 的完整黑产链条,突破传统生物识别防御体系,动摇数字社会信任根基。
数据泄露风险:大模型在训练、推理、使用过程中涉及海量数据,若用户不当存储和处理,特别是违规处理涉密、个人隐私和商业敏感数据时,存在数据被非法获取、泄露的风险。
用 AI 技术对抗 AI 风险的措施
深度鉴伪技术:如国瑞公司研发的深度伪造音视频鉴伪系统,创新研发 “空频双域不一致性融合图像伪造检测模型” 和 “频谱 — 时序双维度语音伪造检测模型”,分别针对视觉和音频攻击,通过多尺度时序卷积网络、频域变换与特征重构技术、梅尔频谱分析等,精准捕捉生成式 AI 难以模拟的生理动态特征和识别合成语音的频谱失真,有效抵御各类基于深度合成与伪造手段的传播风险与诈骗风险。
构建全链条防御体系:国瑞公司建立了动态对抗样本库,集成 60 余类深度伪造生成模型,构建千万级的正负样本动态对抗训练体系,并运用分布式训练框架实现算法模型的持续进化。同时,开展模型压缩、硬件加速等工程化调优,确保技术成果转化为可落地的工业级解决方案。还建立了灰黑产技术动态追踪机制,通过样本情报共享、攻击模式挖掘等手段,持续更新防御策略库,确保对新型攻击手段的快速响应能力。
“学术 — 产业” 合作模式:高校团队参与技术路线选择与理论框架构建,聚焦深度伪造检测的底层算法模型优化,如基于生成对抗网络逆向解析、数字媒体取证理论等前沿方向,创新提出多模态伪造痕迹追踪模型。企业研发团队则主导算法设计、开发、训练与系统工程化落地,将算法调试为毫秒级响应的轻量化模型,加速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工业级产品。
AI 技术在网络数据安全中的其他应用
威胁检测:AI 通过学习大量网络数据,建立复杂模型,能快速识别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及时发现隐藏在正常流量中的恶意软件通信,对于防范高级持续性威胁至关重要。
漏洞管理:AI 可通过自动化漏洞扫描工具,全面检测企业网络环境,快速发现已知漏洞,并对漏洞特征和潜在影响进行分析,对其优先级进行排序,还能根据企业网络架构和业务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漏洞修复建议。
用户身份验证:AI 利用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识别、面部识别和虹膜识别等,实现更安全可靠的用户身份验证,相比传统密码验证方式,具有高度准确性和不可复制性,更加安全便捷。
- 上一篇:网络诈骗常见手段及防范
- 下一篇:6项网络安全国家标准获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