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教研室开展本学期第四次集体备课会
发布日期:2024-06-27 浏览次数:1244
为了进一步推动学习型教研室建设,促进教学研究,提升教学水平,凝聚集体智慧,打造思政“金课”,6月26日下午,“纲要”教研室于学院会议室开展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吴丹丹主持,本学期承担“纲要”课程教学的全体教师参加会议。
本次备课会由余敦娥、杨莉文、胡一笑三位老师主讲。首先,余敦娥以说课形式介绍“新文化运动”相关的教学内容和设计,从背景、内容、意义和局限性四个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讲述;其次,杨莉文围绕“伟大的转折—遵义会议”这一主题,从遵义会议缘起、如何召开和有何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最后,胡一笑就“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实施”,依托教材,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过程及“一化三改”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展示和交流。
随后,与会教师对三位老师的说课内容展开交流和研讨,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重点和难点等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感想、交流看法。孙硕认为思政课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就要讲好思政课的每一个案例,以达到铸魂育人的目的,同时通过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伍其凤提出如何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树立思政一体化育人理念,并对于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提出了针对性建议,认为要从科研、课题、案例等方面积极转化教研成果,扎实推进我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最后,吴丹丹总结,“纲要”课程要突出课程的思政课属性,选好切口,注重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讲述相关内容。教师必须要吃透教材,才能在课堂上“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提升“纲要”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本次集体备课会增进了新老教师间的交流学习,推动了教师们对教学手段、方法的进一步思考,为不断改进和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供稿人:吴丹丹/审核人:孙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