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5-26 浏览次数:264
为凝聚“大思政”教育的合力和效力,增强“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使命感、责任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5月24日下午,学生工作部成功举办第二期学生思政工作主题沙龙暨辅导员与专任教师协同育人分享交流会。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王玺、3名专任教师代表、16名辅导员代表参加了会议。
分享会上,与会人员分别分享了各自的育人故事,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诠释育人理念。其中,电子电气工程学院专任教师朱满意提到,高校辅导员是以“教育管理”为主,专业课教师是以“教学科研”为主。“教风”跟“学风”的呼应,是学生组织建设和课堂建设的协同,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辅相成。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辅导员康欣莉提到,要重点关注新媒体平台,用好“微信、微博、微视频、微网页”等形式,改变内容同质化倾向,充分体现思政教育功能,同时针对社会热点或网络舆情事件,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其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智能制造学院专职辅导员黄文娟针对如何增强思政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提出三点想法,思政教师和辅导员资源共享,协同育人;善用新媒体,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打造专任教师和辅导员微课堂精品课程。
会议指出,无论是专任教师,还是辅导员,都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我们既充分发挥专任教师和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互补作用,又形成教育的合力,实现“1+1>2”的育人成效。
分享会后,学工部心理中心教师张群为各位参会人员做了一次团体心理辅导,帮助老师们减压解惑,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去。
本次分享会是推进“课程思政”牵手“日常思政”的一次大胆尝试,下一步学工部还将继续推进“学生思政工作主题沙龙”品牌活动的建设,持续深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积极构建专职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双轮驱动的合力育人机制。(学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