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08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实践团队于8月5日-7日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追寻红色主记忆,继承革命先烈大无畏英勇革命牺牲精神在淮北市濉溪县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实践团队重回那场经典战役,当看到有的战士抱着一捆手榴弹滚到坦克下面炸履带,有的跃到坦克上面揭开坦克盖,投入手榴弹或用冲锋枪扫射,敌坦克冲到距我军山炮阵地附近一二百米处,我战士不但不后退,反而转动炮口直接瞄准坦克轰击,与坦克直接打交手仗。我们的战士子弹打完了就用刺刀同敌人进行肉搏战,他们以完成任务为荣,以后退为耻,以胜利为荣,以失败为耻,以集体为荣,以谋私利为耻,某团一连五班最后只剩班长金章奎1人,他还是坚持着同敌人拼,使成群的敌人不能逼进阵地。敌我在逐屋逐院争夺,一寸山河一寸血,凭借我军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我军以牺牲三万多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的代价,取得全歼黄维第十二兵团、近十二万人的战果。每位同学都备受教育,实践团队成员矗立在邓小平同志的亲笔题词“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前,向烈士墓默哀。成员方谋成说:石碑上那一个个年轻的名字,是一段段伟大的英雄事迹,无一不展现参战人员奋不顾身,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我们要永远铭记,并以此化为我们前进中的不竭尽动力。苏文静说:先烈们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为了祖国统一,人民生活幸福而牺牲自我的精神和信念深深地感动着我们。他们的光辉伟业将永载史册,他们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追寻红色记忆,牢记广大人民群众的奉献精神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渡江战役纪念馆参观时十分感慨地说:“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和渡江战役总前委的统一指挥下,江北解放区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一场长达5个多月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共发动民工320万人,筹运粮草4.5亿斤,征用船只5万多只,还为部队提供大批作战器材和军需物品,为渡江战役胜利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孙家圩子渡江战役前指旧址,那一张张图文再现则是一波波的浪涛,一幕幕历史,纪念馆分为陈列展览区和旧址区,陈列厅分为星耀珠城、淮畔定方略、决胜千里外、利剑向江南、送军过长江五个部分,系统地展示了蚌埠人民支援渡江作战的过程。
陈毅元帅说:淮海战役是小车推出来的。这场战役的背后,是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540多万老百姓物力和人力的支援。他们当中跟随军队出发的就有20多万人,其余的520多万人负责收集和运送各种物资到战场。他们筹集到运往前线的担架有20.6万副,各种车辆88万辆,其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小推车,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只8539条,汽车257辆。靠着那些普通de交通工具向前线送去了1460多万斤弹药和9.6亿斤粮食。不少村庄全民前往前线,甚至打出倾家荡产,支援前线的口号。在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士兵和后方民工的比例达到1:9,即所谓的每位战士身后都有9个民工在支援保卫作战。
广大人民为解放战争贡献了巨大力量,他们的功绩不应该被遗忘。
追寻红色记忆,继承先辈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淮海战役,我军无论是从武器装备还是后勤保障都与敌差距较大,但是推翻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设新中国给了广大指战员无穷的力量与信心,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以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排除万难的信心与决心,取得了歼灭敌人整师、整团的巨大胜利。渡江战役中,我军渡江工具不足,广大老百姓用门板做成简易渡江工具,帮助解放军过江,小岗村吃不饱穿不暖,村中以严金昌为首的党员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以人民利益至上,冒着巨大的风险,克服了巨大困难,实现了小岗村的巨大转变,实现了人民的幸福生活。无数的先辈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无论何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是永存不变的真理。
通过本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小组成员深刻的感受到了当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对我们人生观,价值观的洗礼,做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放飞青春梦想,贡献自己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