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14
“今天这款手工挂面在我们的直播间里非常非常的优惠,现在只要36.5就可以买到整整五包”,“这可是我们安徽红色革命老区金寨县的,纯手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哟!”这是7月11日,影视传媒学院举办的一场主题为“青春有担当”公益助农直播活动的现场。活动由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师生组成的大学生助农团队,共创完成。
五月下旬,播音主持专业的大学生团队深入到金寨县山区,目睹到金寨美丽的自然景观,不由得感到愉悦和欣喜。然而,面对仓库内堆积如山的袋装香菇,以及迎接团队铁冲乡段乡长的面露窘迫的样子,之前的愉悦感也黯淡下来。17级学生李雯斐捡起一旁散落的香菇,看着眼前纹理清晰、肉质饱满却面临滞销的香菇,询问起了段乡长“这样的香菇以往都销往哪儿呢,今年滞销为什么如此严重”,段乡长向她表示一方面是因为疫情防控需求,山里向外运输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另外一方面大宗订单取消造成了这样的局面。李雯斐又问“已经烘干的香菇,能不能存放多些时间呢”,当地香菇种植户王汉青解释道,由于今年黄梅季节雨水量大,烘干的香菇也很容易返潮,不及时销售,很容易产生变质,无法食用。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李雯斐利用腾讯会议方式和团队成员们开了一次网络会议,讨论下一步如何帮助他们把这批香菇销售出去,网络会议室内气氛热烈,他们想到用时下热门的抖音直播带货的方式,带着这个想法,学生们也征询了专业老师的意见。
主播教研室王颖荷老师认为“这样的直播形式是在媒介发展驱动下产生和蓬勃起来的,它顺应了科技发展,满足了市场需求,又解决了特殊时期的交互障碍。”与此同时,“这样的方式也让学生更有机会接触到媒介发展驱动下的媒体环境,更真切的体验到传媒行业一线多样的工作形式,是利用媒介发展的技术创新将学生的理论认知和实践学习紧密结合起来的创新举措。”教研室全体教师积极加入到活动中来,与学生共同创作这次富有意义的助农活动。
收获到老师认可后的学生们兴奋不已,和段乡长提出了这一想法,乡长说他们之前也鼓励农户们用手机直播方式“带货”,但大学生主动来帮助农户们却是第一次,而且他表示如果有大学生团队的助力,“带货”的气氛将会热烈盎然起来,这批滞销的香菇也许会重获希望。
回到学校后,学生们便针对现场所目睹到的情况,开启了主题为“青春有担当”直播助农活动的筹备工作,决定采用国内用户量大的抖音APP作为直播实践平台,将自己的课堂所学和本次活动目的结合起来。
“我们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课堂上老师说要以‘播音工作准则——党和政府的喉舌’要求自己,另一方面也要扎根地方,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谈到这次活动的动因,17级班长王琳琳眼神坚定,紧紧攥着手里的活动流程单,而这次活动他们精心筹备了一个多月,从挑选产品、产品宣传拍摄、网络技术搭建、制作再到抖音直播间建设、粉丝互动、直播剧场布置、文字视频宣传、直播流程彩排等均是师生团队共同协作,自主完成。
“以前面对的都是同学们和老师,但这次直播,是面向全网的,压力非常大”,尽管王琳琳说出了他们的压力,但是眼神里却充满着面临挑战的兴奋。“比以往任何一次的考试难度都大,只有把大部分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可能完成,与此同时还让我对课堂上的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了。”
“这样学习方法非常有趣,把所学知识用起来,还能学到更多的社会技能。”19级阮志强同学负责本次直播活动的销售部分,从售前交流到售后服务,都以一个专业电商从业人员标准要求自己。他还谈到“我们专业本身就很有趣,这次和助农活动结合起来,感觉既能从事自己喜欢的专业,又能切切实实帮助到农户,很有获得感。”
影视传媒学院院长王小玲认为:“这样的方式贴近行业发展,是一次创新实践,更是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特色化培育的实践成果。”这次活动抓住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发展的契机,是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行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一次重大举措。学院围绕“以生为本”,以“艺术家的摇篮”为人才培养理念,在教师教学上强调基于专业特色的教学创新,在人才培养上重视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思路和艺术类学生宝贵的个性天赋之间融合发展思路,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在教育改革创新中,秉持学科专业特色,顺应行业发展方向。
本次活动也受到包括人民网、新华网、人民政协网、凤凰网、新浪网、中安在线、安徽省电视台、中国教育在线等在内的国内知名媒体关注报道,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影视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