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民办高校国防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发布日期:2023-05-31 浏览次数:3544

应用型民办高校国防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摘要:加强应用型民办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和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民办应用型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在应用型民办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模式,从实际运行过程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国防教育;军训;军事理论;教育模式

在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国防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是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国家安全观念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国防教育是适应我国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保卫者服务。在应用型民办高校中加强国防教育目的是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通过军事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知识与军事相关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基础。

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国防法》、《国防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等法规和文件,为国防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依据。但随着我国民办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民办高校数量和规模也日趋扩大,民办高校师资短缺和经费困难,导致国防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困境,如果加强不推进其改革和创新,很可能会导致国防教育的简单化、公式化、模式化,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一、加强应用型民办高校国防教育意义

当前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国防教育是德育培养的有力手段,可以坚定大学生政治方向,培养大学生公民道德,塑造大学生心理品质。 

国防教育是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功能。应用型民办高校中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是大学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建设强大国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一代人才的客观需要。

军队改革已经赋予了军队新的使命和职能任务,给地方高等院校军训的人员相应减少,国防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等现状都要求应用型民办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二、应用型民办高校国防教育现状

当前应用型民办高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大学生新生入学军事技能训练,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军事后备力量;二是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树立大学生居安思危的思想和以国家兴旺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征兵工作,积极鼓励在校大学生、优秀毕业生到军队建功立业,为军队输送高素质军事人才。

军队调整改革之前,我国大学新生入学军事技能训练主要采用从军队系统内聘请现役军人作为军训教练员来学校组织,或者到基地组织训练,训练时间基本固定在入学后一到两周。军事技能的训练的项目内容不够、不全,很多学校只进行了队列训练,轻武器射击、军事战术、军事地形学以及战场技能训练基本缺失。结束后教练员就离开学校或者是学生离开基地,导致训练效果不能巩固,而且教练员队伍也不稳定。

此外军事理论课教师也大部分是没有军队生活经历的地方青年教师,缺乏基本军事理论和军事素养,也是制约高校国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应用型民办高校国防教育创新模式

纵观我国军队对新入伍的新兵训练基本都是采用教导队的模式,先培养一定数量的教练员,由教练员对新兵进行各项军事训练;军事院校是有专门的军事教员对学生走在训练,专业性强,军事素质过硬;公安警察学院的新生训练,有的院校聘请军队教员进行,有的院校是对首批受训人员进行军训,然后从新训学生中挑选出素质较好、动作相对规范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从政治思想到军人单个队列动作、到训练中的组织管理多方面进行集中整训,优秀者作为下一轮的教练员,实现以老带新。

(一)应用型民办高校国防教育创新模式主旨

当前在应用型民办高校的教职工中有从军队退役的军人,有的就是军事院校的教师,他们有军队工作生活经历,参加过军事技能训练,有一定的军事技能;在学生中有退役复学的大学生,他们在部队里都参加过军事技能的训练,掌握了大部分的大学生军训要求掌握的技能,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提高管理能力和军事技能复训就可以做军训教练员。在新生军训完毕后,对表现突出、管理能力强、政治可靠、军事技能过硬的学生可以作为下一轮新生军训的备用教练员。这样可以使应用型民办高校国防教育新生军训在时间、场地不受外单位制约,自主地开展军训,同时也可以培养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军训教练员队伍,节省新生军训经费开支。

(二)我校国防教育创新模式的主要做法

开展应用型民办高校国防教育创新模式改革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组建新生军训教练员团队

在应用型民办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创新模式改革研究,主要是想在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条件,发挥人力物力优势把国防教育搞得更好。在应用型民办高校中,军训教练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挖掘,一是在本校工作的教职工中的军队转业干部、优秀士官;二是退役复学的在校大学生,这些人员本身经历过正规军队生活,政治思想过硬,队列动作熟练,经过必要的培训考核完全可以胜任新生军训教练员工作。特别是随着大学生入伍人数的增加,各校退役复学的学生群体也日益壮大,可以满足新训教练员人数的需求。三是当年入学新生中经过入学军训后,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经考核也可以作为下学年教练员的培养对象。

2、培训与考核教练员

对于有过军队生活经历的人来说,个人素质和能力都比较强,在部队里有较强的政治思想素质,掌握了军队的纪律条令、共同科目条令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反复进行了队列动作、战术动作、行军拉练等军事训练,有一定的组织活动能力和管理能力。但是退役后各方面不一定都是很全面,地方高校新生与军队战士相比还是有一些新的特点,需要利用一段时间进行集中系统培训后,提高其军政素质,加强组织活动能力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者进入教练员队伍。培训与考核的内容主要有理论和实践,理论上有思想政治、军队条令、军事地形学基础知识;实践有队列动作基础、单兵战术动作、轻武器射击基础、战伤救护、按图行军;组织活动、管理能力测试等。

3、制定应用型民办高校开展大学生新生训练方案

军训方案的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两部分,主要项目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条令教育与训练的组织与实施,共同条令概述、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分队的队列动作;军事战术基础动作的训练组织与实施;军事地形学中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和现地使用地图教学与训练组织与实施;轻武器的常识及射击原理教学组织与实施;综合训练,行军、宿营、野外生存、战伤救护的训练组织与实施,军训具体内容见下表。同时还有组织领导机构设立、参训人员的任务区分、教育与训练的场地的选择、时间流程安排、物质技术保障等。

针对我校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比较缺乏的现状,研究制定新生训练方案,解决现有大学生军训中存在的走过场,或者训练不科学、不合理等现象,针对学校地理环境、学生来源等特点,制定较合理的大学新生军训方案。

1 大学生军训项目内容

类别

项目

科目

理论

中国人民解放军共同条令

共同条令概述

轻武器基础知识

轻武器常识

简易射击原理

军事地形学知识

地形图基本知识

使用地图

实践

队列基础

单个军人队列动作

分队队列动作

军事战术基础

单兵战术基础动作

现地使用地图

判断方位、现地对照、按图行进、按方位角行进

定向越野

综合训练

行军

宿营

野外生存

战伤救护

4、军事理论课和军事选修课教学改革

大学生国防教育除了军事军训外,还有军事理论课以及军事选修课教学。在应用型民办大学中,很多学校对大学生国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较完善科学的理论体系。师资力量不够,老师的素质不高,授课老师本身对军事理论并不是很熟悉,往往流于照本宣科,不生动,导致学生不愿听,教学效果不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几乎没有开设军事方面的选修课。

针对以上情况,应用型民办高校主要应采取做法:对上课老师进行系统培训,提高教学能力,从而加强国防教育师资力量建设。加强课程建设,形成完备的课程体系,创建精品课程。加强教学改革,多出教学成果,培养合格的国家建设人才。

四、结束语

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工作都在按照教育部提出的要求有条不紊地实施,应用型民办高校也在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落实上级的文件精神,把国防教育切实地列入人才培养方案有计划化的开展,应用型民办高校国防教育模式各有特色,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少,不容忽视,需要不断增强高校教育者对国防教育的创新意识,在工作开展中深化认识,认清事物发展本质,认清教育形势,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本文主要针对应用型民办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的创新模式研究,提出了一些改革教学的方法,但是还不够全面具体,还需要在应用型民办高校的国防教育中进行不断的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探索、完善,促进国防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何佑明 李毅 徐宏翠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军事理论教研室 邮编231201

参考文献:

[1]谢明登.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新路径探析[J].新西部,2011,(12).

[2]廖大干.高校国防教育内容的拓展与形式的创新[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郑宏.中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研究:回顾与前瞻[J].高等教育研究,2011,(1

[4]王东.论当前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模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7

[5]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模式的创新路径,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