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3
文达学院图书馆的每位工作人员,都始终秉持着“文献支撑,文化育人”的办馆理念,用一言一行诠释着“服务学生、服务教学、服务科研”的办馆目标。时值高温酷暑之际,他们的工作激情也不曾消减半分,为学生暑期留校学习精心安排,为扩充专业资源筹建建筑类书库,为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购进新书,展现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的群体形象。
为了284个学生
善待学生是图书馆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学生们的关注点,就是图书馆工作的立足点。2018年6月24日,是全校学生暑期开始的日子。在图书馆馆长黄礼华的办公桌上,高高的摆放着284张2015级同学申请暑期留校的表格。面对着284位学生的热切期盼,图书馆人早已把为学生申请暑期留校的想法报告给了分管校长曾谊晖教授。曾校长十分重视学生们的意愿,及时把报告提交至校长办公会研讨。本来今年暑期学校计划封校装修所有的教学行政用房,但校领导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请求,给予了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在得知校长办公会同意了学生留校的申请后,图书馆立即筹建了三间装有空调的考研自习室,又积极协调后勤服务集团,解决学生暑期在校期间的吃饭、住宿、安全等问题。当6月26日图书馆通知学生可以留校学习时,学生们激动不已、奔走相告。每当黄礼华馆长巡视考研自习室时,都可以感受到学生们投来的致谢目光。
为了新辟建筑类书库
筹建建筑类书库,是图书馆年初制定工作计划时,就明确写入2018年要办的实事之一。经过图书馆人凝聚集体智慧,适时向有关校领导反映筹建建筑类书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得到了全体校领导的支持。于是图书馆人拼搏奋斗,将原来一楼的监控室和采编室重新整理,摆放好新书架。馆长考虑设置建筑书库,不能没有建筑工程学院学生的参与。他找到建筑工程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院长袁学华,说出想请他们选派25名学生参与图书搬迁,袁副院长立即答应,全力支持。
6月30日星期六下午,图书馆李娟、张艳燕、张梁、赵秀花四位同志,牺牲休息时间,带领建筑工程学院派来的学生,从下午2点半一直大汗淋漓地传递搬运着图书,直到6点才汗流浃背地离开图书馆。当学生处常务副处长盖筱岚得知此事时,立即表态:天太热了,搬书的学生们将按勤工俭学的标准给予资助。
7月2日,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又用一天的时间,将所有建筑类的图书搬迁完毕,建筑类书库初具雏形。夕阳下,黄馆长和每位工作人员都是满满的疲惫之中带着开心的笑容,因为图书馆终于实现了“九个实体二级学院都有与之相匹配的专业书库,并构建成与学校‘一体两翼’学科专业体系相协调的九大书库”。
为了5万多册新书
2018年6月24日,学生们陆续放假回家了,图书馆理应安静轻松了。可是书商的大货车陆续将一车车新书运进了图书馆。特别能战斗的图书馆人,一见到新书来了,不等黄馆长发话,就开始准备工具,积极热情,干劲十足。大家三五成群地自由组合搭配拆包、分类、上架、倒架,一包包的书经过大家的分类拆包,各归其位的摆放,所有的书本经过分类以后,全部整齐的分别摆放在书库的各个角落。接着大家又将这些堆砌成山的图书按照中图法的分类索引号排序上架。这期间大家干的热火朝天,挥汗如雨,可是没有一个人停下手中的活,一鼓作气地将各个种类的图书全部完成了上架和倒架工作。有些新来的同志对新书上架不了解,可是他们并没有退缩,积极地向这些老馆员们请教上书的要领,很快地掌握了图书上架的技巧,迅速地融入到了工作之中。
学校正值本科迎评准备工作之际,图书馆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书库搬迁和调整。现在的辛苦是为了将来的繁荣,为了给师生读者们创造更好更舒适的阅读环境,在黄礼华馆长的带领下,图书馆将继续做好本职服务工作。酷暑难耐的假期,我校有很多部门、很多同志都牺牲了宝贵的休息时间为了学校的本科迎评工作都在加班加点,共同做好暑期的各项工作,为我校能够在新学期呈现出崭新面貌而奋斗拼搏。(供稿:张莉/审稿:黄礼华)
©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16725号
网站设计制作:网新科技(www.ib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