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3
为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庆祝建党97周年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6月27日,机关第六党支部赴肥西县山南镇开展以“回望四十年历史、体验大包干发源地—小井庄”为主题的参观学习的党日活动. 支部的全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来到肥西县山南镇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纪念馆参观学习。解说员以丰富、生动翔实的历史资料和图片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肥西县山南人民以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率先在小井庄推行包产到户的历史过程。在参观学习中,校党委委员黄礼华馆长不时地结合历史图片向党员同志们阐释了山南小井庄人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以敢为人先的勇气,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影响和带动了山南地区10万农民轰轰烈烈开展包产到户的热潮,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新进程。并勉励大家在学院本科迎评工作中也要积极发挥这种创新精神。参观结束后,大家都深刻地感受到了“敢为天下先”的小井庄精神,看到了在党的领导下,小井庄人民通过艰苦奋斗,敢想敢干,从过去到现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教育活动,支部的全体党员重温了党史,提高了党性,受到了鼓舞。同时对党的改革创新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小井庄精神也让我们更加牢记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无私奉献、奋勇创先,并将这种改革创新精神融入到本职工作中去,做好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全面提高学院办学质量、本科迎评工作,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图书馆张莉)
附件:
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简介
肥西小井庄位于安徽省肥西县山南镇西南,距合肥市50 km,省道315穿境而过,南连国道206线,北接国道312线,因庄前有一口建于清光绪二年间的水井而得名,交通便利,是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中央文明委“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点,被确定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是省市县新农村示范建设点,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该村小井庄纪念馆获“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1978年,肥西大地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安徽省委特地颁布了“六条”决定,允许借地给农民种“保命麦”。山南小井庄人于九月二十三日率先实行了包产到户,从而影响和推动了山南区10万农民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包产到户,山南人的创举推动了中国农村改革进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遭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和非议。
1979年5月21日和12月13日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两次来到小井庄,主持召开了中国农村第一次包产到户座谈会,给予了充分肯定。让广大农民吃了定心丸。之后中央和国家机关20多个单位负责人,23个省市负责农业的领导,全国少数民族代表,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安徽日报等众多记者也多次前来小井庄参观考察调研。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中央负责同志会议上说“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原省委书记王太华也先后4次亲临小井庄。2004年8月18日时任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车俊率市几大班子在小井庄举办了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暨小井庄包产到户26周年庆祝活动,并为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奠基,拉开了建设的序幕。
©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16725号
网站设计制作:网新科技(www.ib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