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有感——宋向会
发布日期:2019-05-24 浏览次数:25802
学校举行的这次征文比赛让我有幸了解到了这本《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这部由陈锡喜主编,晓萍,汪雨申,黄庆桥编著的通俗政治理论读本,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语言风格入手,辑录了中共十八大以来至2014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富有特色的引文引言,共70 个词条,对其语源、语义、理论价值以及社会反响等,进行简明扼要的阐释,以期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一个新颖的、可读性强的、“接地气”的读本。
据悉,上海交大出版社从2014年3月起组织策划《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一书。初稿写成后经由多位思想理论学者、语言文字专家对书稿进行审读、修改,资深编辑多次通读、审校,校样达12次之多。该书出版后,获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高度评价,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读报告认为该书的出版发行“对于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很有帮助。”该书英文版也已启动。
这本书如此火爆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本书开篇是“中国梦”,本身是一个比喻,而主体部分的三篇,分别是形象比喻篇、俗文俚语篇和诗文引用篇,基本能涵盖习近平语言风格的全貌;而每篇引文的排列,又按中宣部所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的框架,使读者在读完全书后,不仅能读懂习近平每一引文的意思,而且能从中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不仅如此纵观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不难发现,他常用打比方、讲故事的方式阐释深刻的道理;用大白话、大实话等俗文俚语来释疑解惑;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来提纲挈领、纵横捭阖。所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平实中蕴含着大智慧,更有一种透彻、直指人心的力量。比如,用人们熟知的“硬骨头”和“险滩”打比方,旨在说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很多新的挑战,特别是深化改革将面临新的困难和风险。又或用 “打‘老虎’、拍‘苍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既形象又深刻,引来百姓一阵叫好。“打铁还需自身硬”、“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简洁到位,生动有力。习近平总书记还常引用一些古典诗词阐述治国理念,如“治大国如烹小鲜”、“尚贤者,政之本也”。他以“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描述亚太共同的发展未来,用“虚谈废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正因种种大智慧,直指人心的语言,造成了这本书火爆的原因。但推动这本书进一步受喜爱是因为这本书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现在人民群众的生活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如此的深受喜爱,这种语言力量来自哪里呢?”专家代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教授认为,首先是来自基层实践和人民群众,其次是来自读书学习和历史经典,第三是来自信念的力量,第四是来自真理的力量。第五是来自情感的力量。“我们应该学习他说真话、说实话,说老百姓愿听爱听的话,说充满着真情实感的话,不说假话空话,少说官话套话。领导干部改进文风会风转作风,应先从说话和话语方式改起,让我们的语言更加平易近人和更有力量。”语言这东西,有种神奇的力量。它既是一种思想观点和能力水平的展现,也是领导艺术和技巧的反映。这本书能够让大家意识到转变文风、“话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广大党员干部既要学习习总书记讲话中蕴含的精神,也要学习他讲话的方式方法,少讲官话套话,多用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语言。
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因其带领人民走向辉煌。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着习总书记说过的话,心中一片坦然,从他的话中我学到了说话处事的道理,明白了人生的哲理。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直击我的心胸,烙印我的灵魂深处。我坚定的相信他会带领我们中华民族走向辉煌。
- 上一篇:《偷影子的人》读后感——姜洪洁
- 下一篇:读《行者无疆》有感——吴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