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1
弘扬工匠精神,勇攀学业高峰
近日,我在微博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关于付守永的一本书,名为《工匠精神》,这本书近年来成为一本畅销书,我在想这是一本怎样的书,会成为畅销系列呢?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认为谈及工匠精神必须讲到这5组关键词:一、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反复改进,直至达到100%的完善。二、严谨:一丝不苟,从不考虑投机取巧。三、耐心:坚持,锁定目标,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一个细分领域里。四、敬业:热爱自己的事业,醉心其中。五、程序:所有的顶尖工匠,都会注重做事程序的科学性与严谨,并且遵守。
谈及“工匠精神”,我们很多人最先联想到的总是德国、瑞士、日本这样在工业上精雕细琢、一丝不苟的国家。比如:德国凌美钢笔、双立人菜刀、菲仕乐锅价格不菲却备受欢迎,瑞士的军刀、机械手表,日本的电子产品,甚至马桶盖?我想,人们在追求品牌的背后,追求的是制作产品的那一份匠心,那一份工匠精神,只有在产品中注入了独有的认真专注,把技术变成艺术,其价值才不言而喻。就拿闻名世界的瑞士手表来说,它之所以能稳站在世界尖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手表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的态度,要求品质精而不在量多。同样日本企业也有一种理念: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因此日本很多大企业都能在市场长期占据一席之地,屹立不倒。在文化方面,日本的文化传承也做得很出色。
前面都是国外的代表,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代表。我国古代出色的建筑家、土木工匠们的祖师鲁班,他创造的工具,直到现在土木匠们依旧在使用。像我爷爷那一辈的人,工匠出身的比较多,都是农村人,各方面都很朴实,以前听爷爷说过他们做木工的经历,不管接的单是大的还是小的,他们都按照最好的标准来完成,因为这样才对得起这份职业,对得起自己的内心。爷爷一直是我心中的英雄,他教导我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做人要诚实守信,做事要可靠专心。一直到现在我都记得他对我说的话。在我心中,爷爷就是“工匠”。我们应该以工匠前辈们为榜样,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使其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
“工匠精神”用现在的流行语来形容就是一种气质。一种产生于每一个专注、认真、坚定的人身上可贵气质。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决赛,中美巅峰对决,身高1米84的中国女排主攻手郎平击溃了美国女排的防线,帮助中国女排登上了冠军的宝座,赛后诞生了一个流行词——“铁榔头”。“铁榔头”郎平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接下了中国女排主帅这个“星球上压力最大的职业”:第一次是1995年女排生死存亡之际,她毅然归国,担任女排主帅,累倒在工作当中;第二次是2012年中国女排伦敦奥运会被日本队淘汰,2013年同年龄队友陈招娣撒手人寰,这一系列的悲痛触动了郎平内心深处的女排情结,于是她冒着“一世英名可能毁于一旦”的风险再次走马上任,仅仅一年半时间,郎平就带领中国队于2014年时隔16年重返世锦赛决赛舞台,最终夺得亚军,并于2015年重夺世界杯冠军。30年来,从担任主攻手时的“五连冠”到任教练率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铁榔头”似乎已经是奇迹的代名词。正因为她的坚持不懈和英勇顽强才成就了今天的中国女排,不断地为国争光。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是她的坚持不懈成就了我们的未来;是她的不辞辛劳换来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是她的刻苦钻研才有了医学界的新起点。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为祖国伟大医药学事业而奋斗终生。
古往今来,工匠精神对现实社会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工匠精神能唤醒民众,注重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形成讲实效、不浮夸的社会氛围。即使在平凡的岗位,只要有工匠精神的存在,也一样可以成就一番事业,这正适合我们当代大学生。现在很多大学生觉得一些低下的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身份,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在当今这样一个追求速度与效率的时代,这种完全不惜时间与精力,也一定要把工作做好做专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实为是难得,应该给予弘扬,这也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做的。
然而我们当代大学生,正是少了这种气质。正如一开始说的那五点,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就更应该脚踏实地,学习前辈们的经验和刻苦耐劳等优秀品质,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感,做到与时俱进。我身边的同学,有很多种类型,有的看似忙忙碌碌,实则碌碌无为;有的则是脚踏实地地充实着自己的每一天;有的人靠着一点人脉和小心机度过每一次考试,四年的时间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学些什么;有的人认真听着每一节课,获得一次又一次的荣誉和奖励。大学生“工匠精神”的缺失或许牵涉教育体制的弊端,但更多的原因还得从自身去寻找。当我们发现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或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时,有没有做到专注、认真和坚定地去追求它、实现它呢?不要一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边后悔当初选错专业、埋怨老天,这不是一场分先后的比赛,却是足以对你的整个人生造成巨大转变的一种态度。大学生修炼工匠精神应当:修炼工匠之魂、讲究工匠之道、学会工匠之术、追求工匠之器和践行工匠之行。我们当代大学生在凭借热爱、兴趣的同时要不断以终为始,用对的方法,在生活中时刻以正能量对待人和事,在践行中领悟快乐和充实。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通讯员:徐静静|供稿人:葛瑞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