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引领人生,创作点亮梦想”主题征文比赛获奖佳作欣赏(三)
发布日期:2017-05-11 浏览次数:6305
读书,即人生;创作,即梦想
远山翠竹,薄雾轻风,一袭白衣舞,一天地琴瑟袅袅……很多人可能都有一个自己心目中不染凡尘的意境,既美又动人。闲时偶尔读书写作,博览汇聚才气,宁静的空间,与书为伴,品味着阵阵书香,读到共鸣处,喜不自胜,随手写段文字以抒慨叹,是乃人生一大乐事。
我喜欢去图书馆借书,核心好处是:不花钱,看的快,房间不会被不明不白买下拙劣的书占领。此外,在那里约定好不应该讲话,现在社会中没有几个公众地方有安静的属性了,我不能不喜欢图书馆。在我的想象中,一个热爱图书馆的主人公是这样的,一个介于青年到中年的人,有正当职业,有合理的可支配收入,像所有人一样,有点孤独并忍受着。这个人看书,不张扬,不喜炫耀,很矜持。他遵循某种阅读规律,许多年来,一本接一本地从图书馆借书看,不急不徐,维持稳定的质与量。在我的想象中,未来的我应该便是这般,而事实是,我如果看了什么值得一提的书特别想和别人讲一讲,有时候还忍不住引用几句,显得很轻浮。我和我的主人公,类似于性格相反的双胞胎,老大稳重内敛,老二急躁跳脱。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这是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先生常说的一句话,他是想要告诉我们:读书学习是我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一种需要,而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摆设。在人类历史上,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因勤奋读书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乃至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事例有如天上的繁星,数不胜数。他们的故事影响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而要认识他们,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的最好办法仍是读书再读书。我们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结识世界上所有的伟人、大师,但通过读书,我们就有可能。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你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也不可能提前进入将来,但书籍可以把我们带到过去和未来。有人说,不读书的人只生活在现在,而读书人是同时生活在三个时代——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不可能走遍世界各地,但书籍可以把我们带到地球的每个角落。文字、书籍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而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却不去利用这个最伟大的发明,那真是最大的愚昧,枉到人世一遭呀!
回首历史,有胆识过人的甘罗,用才智助秦国成就霸业;有才智超群的王勃,用才华开启盛唐的诗歌王朝;有勤奋刻苦的宋濂,用谋略加速了一个崭新王朝的建立;更有高唱大江东去的苏轼,用绝代的才情开辟了宋词雄浑豪放的新天地。他们心怀梦想,不懈努力,用读书做通向成功的阶梯,才得以敲响理想的大门,圆各自心中的梦。再看近代涌现出的一批仁人志士,其中有用文字拯救国民思想的鲁迅,有不为利益所动,执意回国的钱学森,更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总理,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构建起了祖国的未来,祖国在他们的手中,一步步走向复兴。向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读书!牢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伟大构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让读书引领我们的人生,实现我们共同的梦想。
在我们身边,不乏一些看似普通微小,实则智慧之人。前年回老家时,认识一位旅馆老板,他告诉我:“你知道么?我三年前的理想是开一家旅馆,有花有草有音乐,还有我喜欢的游泳池,于是我疯狂的打工挣钱,你看,我去年开起来了!现在我希望五年内能开一个图书馆,让家乡所有小孩可以免费看到世界各地的书。我还要召集一帮人,教他们看书。所以我现在已经在收集世界各地的书。他的声音不大,可是很有力量。那是我第一次抬头认真地看这个35岁,留着一头长发的男人。他个头不高,长得不帅,可是眼睛闪闪发亮。“你好棒,你会有图书馆的”我突然语塞憋出这么一句话。他哈哈大笑:"当然,我一定会有的,因为我不像别人那样做白日梦。想象着美好未来,为眼前而努力。”他伸出手,冲我笑,我也伸出手,心里重复一遍,“是的,想象着美好未来,为眼前努力。” 现在我不知道他的图书馆建得怎么样了,但我无比坚信,总有一天,在我的老家,会有这么一家图书馆出现,收容着孩子们的读书梦。
曾经的我,对于读书创作没有一点激情,这源自于内心中的恐惧与自卑,我只是一个普通人罢了,写出来的东西又有谁去看。诗歌,小说,散文,从不是我所擅长的,只能徒增烦恼。后来,我碰见了我的高中语文老师,他说:“我看过你写的东西,挺好的,如果你能坚持写下去,我保证你会有很大收获的。”一听这话,我整个人就像被点燃了一样,突然就增添了很多自信和想象中成就感。在他的建议下,我开始尝试写一些小文章,他便成了我的第一位读者,帮我修改其中的错误。他常常对我说的话是:“你肯定没问题。”这句话一直都让我印象深刻,以至于今天,如果遇见了特别有才华却没有自信和机会的人,我都会模仿他的语气:“加油,你肯定没有问题的。”因为我深知,对于一个对未来没有任何把握的人,听到这句话时心里的坚定和暖意。
在我面临高考的那段日子,是书陪伴我度过寂寞压抑的岁月,书就是我的精神食粮。《唐诗宋词》《鲁迅散文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书籍,都是我密不可分的伙伴。书中朗朗上口的词句,让我感受到汉语文字的魅力,读着清新的文字,脉管就像注入新鲜血液,精神抖擞,热血沸腾。读到优美词句,我就摘录或剪贴。渐渐读多了,我便开始用文字梳理自己的生活,用文字描绘生命的痕迹,如同岁月的标签,承载着我的一段回忆,一段情感。书既像一位充满智慧的老人,不断启迪我,又像一位真诚的朋友,跟我面对面的交谈。徜徉在书海中,才知道文化的博大精深,才知道自己拥有的只不过沧海一粟,才知道自己的鄙俗陋见。
“我心素已闻,清川春山空”之际,你便能遇到他——心有闲,便是纯情草木,草木即作者,心有闲,眼中世界,便青山淡泊,淡泊即笔墨,即创作。心有闲,便明灯点亮,即梦想。(通讯员:徐静静|供稿人:钱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