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系列报道一
发布日期:2017-08-09 浏览次数:2716
本着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发扬爱国热情,积极为社会、人民服务,让同学们全方位的接触、了解社会,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状况,并通过调查,发现当地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并做出解决方案,并从中有所体会、领悟以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努力锻炼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益、对人民有用的当代大学生的目的,暑假前汽车工程学院团总支安排了我院15级、16级本科学生参加此次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在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式下,我们本次活动的主题就定为"服务新农村 建设新家园"。
8月8日第一组三下乡队员,为丰富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书屋工程。深入五河县浍南镇桑庙村来实地调研农家书屋建设情况,桑庙村农家书屋建设得到了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有力支持,得益于利好政策和社会捐赠,据不完全统计,基本满足了当地群众的阅读需求。
桑庙村农家书屋总体呈现健康发展、蓬勃向上的好景象,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不足:书屋图书更新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且书目有限,同一种类的书籍选择余地较小。农家书屋往往设立在村(居)委会,书屋现有面积较小,扩大受限,软、硬件设施相对缺乏。村中多为老人、儿童,这部分人群阅读较少;部分群众尚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以打牌、看电视等娱乐方式打发闲暇时间。由于基本采用村委会管理、村干部兼管的管理模式,农家书屋开闭时间无法保证,统筹管理等方面也亟须规范。
通过实地调研,要建设好农家书屋只是基本前提,使用好农家书屋才是最终目的,提出以下建议:加大政府扶持,引入多元支持。对建成并已投入使用的书屋,要以年度为单位,持续性地拨付后期办公、管理、资料更新经费及管理人员薪酬;探索采取为书屋冠名、投放广告等形式,倡导个人、企业出资以募集更多书屋资金;还可发挥公益捐助作用,将收到的捐助书籍和资金作为对书屋的充实和保障,促使书屋有效运转并发挥作用。强化协调管理,增加设施投入。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推进农家书屋的日常管理和后续发展工作。在优化日常管理的基础上,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推进方向,进一步加大对农家书屋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与维护,并做好后续使用指导和更新换代工作,引导广大群众进行数字阅读。开展交流活动,打造阅读园地。在农闲时期和节假日组织开展“读书日”“书友交流”等活动,及时传递群众感兴趣的致富信息和法律、教育、卫生等知识;选取固定时间段专门针对儿童开放,将农家书屋打造成温馨的阅读园地,引导、培养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农家书屋的影响力。(通讯员:赵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