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读后感

发布日期:2019-07-02 浏览次数:4982

《影响力》这本书是我们营销协会的会长所推荐的四本书之一,而我唯独喜欢,读完此书之后,以前看着似懂非懂的东西现在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影响力》是全球知名的说读术和与影响力研究权威罗伯特•B•西奥迪尼的一部经典著作。在这本书中,心理学家罗伯特·B·西奥迪尼博士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而我们总是容易上当受骗。隐藏在冲动地顺从他人行为背后的六大心理秘笈,正是这一切的根源。那些劝说高手们,总是熟练地运用它们,让我们就范。而这六大秘笈分别为: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稀缺。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曾经说过:“每一笔债都得干干净净,就好像上帝他老人家是债主。”   

互惠原理认为,我们应该尽量以类似的方式报答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如果人家施恩于你,你就应该恩情报答,不能不理不睬,更不能以德报怨。正因如此,就被某些人所利用。因此,互惠是一把双刃剑,得到好处是福,反之是亏。我的同学买了一辆雅马哈摩托车,由于自己的某种心理,享一时之快。都说嗜酒如命,可他就喜欢抽烟,我就买了一包要给他,然后向他表明想骑他的摩托车。他犹豫再三,还是借给我了。这种互惠是我塞给他一些好处,触发了他内心的亏欠感,从而增加了我成功的概率。我们学校里面的复印标价是两毛一张,打印三毛一张,而超过五十张就只需一毛一张。我想打印三十张假条就需要九块钱,而我毫不考虑就打印了五十张,只需五块钱,即便宜又多打印了二十张。这种互惠是划算的交易,让我得到了满意感,故需求量更多。     

达·芬奇曾说过:“一开始就拒绝,比最终后悔要容易。”承诺和一致原理认为一旦我们做出了一个选择,就会碰到来自内心和外界的压力,从而迫使我们按照承诺说的那样去做。都说‘不挂科的大学不是完整的大学’,可有的人也说‘不逃课的大学也是不完整的大学’。正因如此,身为班长的我也无可奈何。有些人不想来上课就让我帮忙隐瞒,微微的点头就这样许下了承诺。就因我选择了这种立场,我便要维护它,只有这样,才能显得前后一致。虽然自知这是个错误的选择,一旦做了,就没有借口可找退路可言。     

沃尔特·李普曼曾经说过:“在人人想法差不多的地方,没人会想得太多。”社会认同原理认为,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根据别人的意见形式来判断其行为的正确性。现如今社会老年化比较严重,空巢老人更是数不胜数,一系列的老人问题不断呈现。老人跌倒扶不扶这个问题深受大家的关注。好多新闻报道,现在很多老人跌倒无人问津,导致多名老人离开人世,难道老人跌倒还要我们如何判断其正确性,难道我们还要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吗?难道我们不应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吗?面对这个问题,肯定很多人会偷偷观察周围人的举动,可你怎么不想想其他人也在观察你的举动呢,对此事很少有人伸出援助之手。看到的人假装没看到,危险的人被救的几率会很小。由此可见社会认同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存在。     

克拉伦斯·达罗曾说过:“辩护律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让陪审团喜欢他的客户。”喜好就是友好的窃贼。大多数人会很爽快的答应自己认识的人或者有好感的人所提出来的要求。可对于那些我们毫不认识的人提出来的要求我们也顺理成章的答应了。如果有人推销一个你喜欢的东西,而且物美价廉,你会毫不犹豫的买下它。对于自己完全不认识的人的请求,自己也会顺应他。他们会利用相似点增加好感,他们会假装跟我们有着相似的背景和兴趣来从而购买他的产品。比如买手机,你想买这部手机,而销售人员尽力的推荐你另外一部手机,他会着力介绍这款手机的优越性,从而产生条件反射,对其产生好奇心理。最后轻而易举的接受了这个产品。我们就这样不知不觉顺从了他的请求。     

权威具有这强大的力量。它会使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也会为了服从权威的命令做出一些完全丧失理智的事情来。在我看来,权威是是万物的主宰。假如现在班主任和班长同时一个任务,你肯定不假思索的先去完成班主任的任务,这就是职位地的人永远敬畏职位好的人的原因。     

都说“物以稀为贵。”稀缺就是数量少的说的算。比如说日本发生大地震,导致国民大量抢购食盐的事件。这就是谣言传闻日本发生地震导致食盐供给不足,再加上食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对这种产品短缺的恐惧,所以国民才疯狂抢购。资源短缺,而所有人都很渴望争抢一个即将暂缺的东西,这个是所有人的本能反应。而对于煤炭、石油这些不可再生资源,我们有着对它的渴望,但我们也要不惜采取一切能力开保护它。所以,我们要务必记住:稀缺的东西并不因为难以弄到手,就变得更好吃、更好听、更好看、更好用了。     读完《影响力》之后,我收获很多,也感受很深。总言而知我们要提高自身的辨别是非能力,选择理性,遗弃盲目,做一个有理想,要有担当新一代青年。(作者:李冰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