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赛结合”教学模式简介

发布日期:2019-07-01 浏览次数:62241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日益下滑,各行各业的就业压力逐年上升。民办高校的毕业生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厚实的实践技能。汽车工程学院根据汽车类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各类竞赛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调研,提出了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赛为背景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赛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了从合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搭建校内大赛平台、健全奖励制度等方面,来保障“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赛结合”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从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1.“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赛结合”教学模式的目的

我院自成立以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了各类大赛,举办这些大赛的目的都是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自身就业竞争力,能够被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2.“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赛结合”教学模式的内涵

以课程“项目化”教学为中心,由专业指导教师和学生组成项目训练队伍,把学生在汽车类专业相关课程教学活动中必须掌握的各项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应用于训练。学生通过参加各项技能大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反思自身学习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加强薄弱环节的训练,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从而达到“以赛促学”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配合各项大赛的进行,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自己,进一步拓展专业技术领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团队协作和临场应变能力。通过参赛学生的表现情况和比赛结果,反思自身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否存在问题,从而提升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达到“以赛促教”的效果,实现教学相长。

3.“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赛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

制订有针对性的、更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根据相关企业的用人标准中对汽车类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要求,重新规划、调整教学课程,使相关课程开设时间与竞赛时间相衔接,制订鲜明的且有针对性、导向性、更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健全指导教师奖励制度。一方面,引进企业工程师、技术人员来优化教师结构,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全方位指导;另一方面,安排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以此来提升师资队伍的综合水平。组建时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尽可能将年轻教师与资深教师组合在一起,使得创新精神与丰富经验相互弥补、相互碰撞,与绩效考评相结合,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

搭建校内大赛平台,跨专业跨学院组队参赛,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一方面把综合性比较强的大赛进行项目分解,实施“项目式教学”,将竞赛项目融入到日常教学中,采用分组竞赛形式来考查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让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另一方面,举办校级比赛以实现好中选优。这样,既能选拔出优秀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性大赛,又能让学生一起学习,互帮互助,共享知识与技能,共同进步与提高。

4.“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赛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成果

我院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赛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积极性和创新性,调动教师教学激情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做到竞赛与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相结合,实现了“学赛结合”、教学相长,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赛结合”教学模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在安徽省大学生力学竞方面

安徽省大学生力学竞赛是省教育厅主办的一项B类省级赛事。该项竞赛的宗旨为了进一步提升我省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力学素质,培养和挖掘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力学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力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应用力学知识的能力,展示我省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成果。该竞赛着重考查参赛学生灵活运用力学基础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竞赛每年5月份举办。由《工程力学》授课老师潘林燕指导的我院学生在2017和2018年连续两次获得了“安徽省大学生力学竞赛”三等奖。

(2)在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方面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由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3项国家级大学生竞赛之一,被安徽省省教育厅认可为A类赛事。赛事基于国内各高校综合性工程训练教学平台,重在实践和鼓励创新,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合作精神。通过竞赛,帮助学生活跃思维、拓展视野、激发创新意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竞赛每两年举办1次。由《机械制图CAD》、《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汽车构造实训》授课老师刘海娟、李丽、韩丽、鲍龙星、孙明等指导的我院学生在2017-2019年连续获得了“安徽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无碳小车组”三等奖3项、“全地形车组”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3)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方面

挑战杯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挑战杯”竞赛在中国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次。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高校以及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竞赛每奇数年5月份举办。 由《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授课老师左承基、刘红艳指导的我院学生在2017和2019年分别获得了第七届和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安徽赛区三等奖2项。

(4)在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方面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是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由教育部高等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恩智浦(中国)管理有限公司协办的赛事,竞赛秘书处挂靠清华大学,竞赛是以智能汽车为研究对象,面向全国大学生的一种具有探索性工程实践活动。

该竞赛以“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旨在促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由《汽车构造实训》、《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授课老师鲍龙星、韩丽指导的我院学生在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安徽省赛区中一举获得“二轮电磁组”二等奖好成绩。

(5)在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方面

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宗旨是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 量,充分展示职业院校教学成果和学生风采,突出“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改变命运”的时代主题,努力营造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氛围,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结合,更好地为安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通过大赛,展现职业院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娴熟的职业技能,充分展示安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大赛每年举办一次,旨在重在参与,同台竞技,共同提高。由《汽车营销》、《新能源汽车》、《汽车构造实训》授课老师胡雷、叶玉松、孙明指导的我院学生在2017和2018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中分别获得“汽车营销”、“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服务”三等奖各1项、“汽车检测与维修”优秀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