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优秀“邮”我说 文达学子的“高光快递”让家校共育零距离

2025-05-14

初夏的校园里,学校的快递收发室格外忙碌,一份贺信,承载着学校的认可与祝福;一条反馈,凝聚着家长的欣慰与自豪,455封带着墨香的贺信从这里出发,飞向全国各地,这些红色烫金的信封里,承载着不仅是学校对2024-2025学年获得国家级、省级一等奖、安徽省优秀毕业生及“十佳大学生”的诚挚祝贺,更是一份来自学校的深情告白,家长们纷纷通过朋友圈、照片等形式“晒”出这份荣耀。


以信为媒,让优秀“被看见”

为深化家校共育机制、展现人才培养成果,我校首次在招生季启动“荣誉贺信”专项活动,将学生的优异成绩转化为一封封正式贺信,送达至每一位优秀学子家长手中。贺信不仅详细列明学生获奖情况,更以校方名义感谢家庭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强调“家校同心,共育英才”的理念。

“收到贺信的那一刻,我们全家都特别激动!这是孩子努力的证明,更是学校的用心。”一位家长在朋友圈晒出贺信时写道。截至目前,学校已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反馈照片、视频及感言超200条,许多家长自发将贺信与孩子的获奖证书并列展示,成为我校育人成效的“最佳代言”。

真实案例,诠释育人成效

在这455封贺信的背后,是455个关于奋斗与蜕变的真实故事。这些学子用汗水浇灌梦想,而学校用专业与温度为他们搭建成长的舞台。

从直播间到领奖台,商贸学院刘同学和团队成员深入乡村,在专业教师指导下,从直播话术设计到供应链搭建,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助农实效。学校特别搭建的“乡村振兴直播间”,成为他们演练实战的舞台。商贸学院刘同学的母亲在反馈中动情地说:“没想到孩子能把专业课知识变成实实在在助农成果!看到孩子镜头前自信专业的模样,比任何成绩单都让我们欣慰!感谢学校为孩子提供的专业导师及平台。”这正是我校“专业教育+思政育人+实践赋能”培养模式的鲜活例证,让青年学子在服务社会中收获成长。

双创教育的生动实践:“没想到孩子在校期间就能拥有自己的发明专利!”会计学院张同学的家长展示着孩子获得的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证书。该成果现已与合肥本地企业达成成果转化协议。

五育融合的丰硕成果:艺术学院李同学同时获得未来设计师国家级奖项和“十佳大学生”称号,其母亲特别提到:“学校‘专业+美育’的特色培养模式,让孩子既精进专业技能,又提升了人文素养。”

这些鲜活的案例,正是我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直接体现,让每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赛道。

家校联动,助力招生新篇章

此次贺信行动不仅是情感联结,更成为招生宣传的“隐形名片”。许多家长在反馈中提及:“亲戚朋友看到贺信后,纷纷咨询文达学院的专业特色”“用实实在在的成果说话,比任何广告都有力”。

党委副书记、校长熊健表示:“家长的口碑是最真实的宣传。未来我们将持续创新家校互动形式,让更多社会公众通过学生成长案例,了解我校的办学实力与育人温度。”

455封贺信,455份骄傲。它们从文达校园飞向五湖四海,传递的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教育者与家庭共同的期待—让每一个学子在这里绽放光芒,让每一次成长都被真诚见证。2025,期待更多优秀学子加入文达,书写属于你们的家校共育新篇章。(文图/杨淑君 审核/赵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