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建筑工程学院赴庐江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19-07-294468

       7月23日—27日,由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师生组成的美丽中国先锋队赴合肥市庐江县开展了以“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人居环境调查研究”为主题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24日,团队全体成员在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与当地城市管理局分管农环办的领导以及工作人员进行了简短的座谈会。城管局副局长祁增伟对“三下乡”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城管局工作人员方静进行了高度评价。向团队介绍了城管局主要围绕管理城市、乡镇、村庄卫生、工地噪音管理、违章建筑、农村环境治理等方面开展工作。并就目前庐江县已经开展的环境治理方式情况进行了交流,希望“三下乡”团队在对农村环境治理的实地调研中所获取的当前的治理状况以及发现的新问题能够给当地政府以及相关单位进行反馈。

        建设美丽中国先锋队指导老师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袁学华表明“三下乡”团队此行的目的在于实地调研当地农村环境治理状况,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环境,以及对学校毕业生进行走访,希望能与当地取得更紧密的联系,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感谢对我校毕业生的培养,感谢给予同学们难得的深入一线实践机会,回到学校后带着问题,更好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

       会后,进行了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赴庐江县建设美丽中国先锋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挂牌仪式。


        挂牌仪式结束后,团队到达庐江县汤池镇进行实地调研。该镇政协主席吴俊生主要介绍了汤池镇特色小镇、生态园区、生态环境的建设、旅游业的发展以及相关配套的活动情况。当地正在加紧实施的“五清一改”,“五化两改”地方特色环境治理政策,旨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生态环境。

        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庐江县第七届大学生建造节所保留的作品以及利用牛棚改造完善的“平坦小屋”特色建筑等,队员结合自身所学风景园林专业实践与工作人员进行了探讨对接。该镇的历史文化底蕴也非常深厚,古往今来出现了许多名人精英以及有意义和价值的民间轶事。参观了村史馆以及乡风文明馆,并针对馆内陈列物进行了知识讲解。最后,团队就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垃圾分类问题对当地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获取了当地居民对环境治理,垃圾分类的看法、了解程度和建议的实时情况。为今后展开针对性的调研打下坚实基础。

        7月25日,团队到达庐江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并进行实地调研。台创园于2010年10月经国台办和农业部批准设立,为全国29家台湾农民创业园之一。负责外宣的工作人员李婕就园区的情况以及相关问题做了详细的介绍。随后团队到达了台创园施湾村委员会,村主任施加文带领团队深入农民家中进行走访以及进行调查问卷的工作。在调查走访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当地政府的宣传力度真的很大,每家每户都有分类垃圾桶,处处可见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及文化墙,并且当地村民都非常配合团队工作,使调研进行得更加方便。这充分展示了政府对垃圾分类的重视以及当地村民对团队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解与支持。


        最后,团队在工作人员李婕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稻米博物馆。在稻田示范区里,建筑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孙松为团队介绍了水稻的种植方式以及生长过程。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不但决定了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书写了中国人的伟大与自豪,今天仍然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乡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今天,深入发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7月26日,团队随庐江县城市管理局到庐江县各乡镇进行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检查和调研。团队随城管局工作人员一行分别实地察看了庐城镇、汤池镇百花村、马槽村、万山镇长冲村、河东中心村、三峰中心村等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垃圾分类的处理工程。调研路上,团队发现街道周边非常干净,每家每户门前都有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垃圾分类的文化墙,充分显示出庐江县的农村环境整治已初有成效。城管局副局长祁增伟强调:庐城镇正全面实行“五改”政策,“改水、改居、改厕、改造、改制”,打造宜居庐城;河东中心村按照“美化、硬化、亮化、绿化、净化”、“改水、改厕”的“五化两改”规范高标准严要求,做到整治一处靓化一处;始终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心村人居环境和周边主干道同步进行管理,以中心村环境建设常态化管理为突破口,带动整个乡村环境明显提升。因村制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中心村特色亮点。设计建设富有特色的村口标识和主题鲜明的文化墙,做好乡村文化传媒。



        7月27日,团队来到了庐江县冶父山风景区进行实地调研。一组进入冶父山风景区园区办公室,负责人们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积极配合有关工作的开展。一组走访了冶父山风景区附近的居民,介绍了当地的水质环境和河流保护知识。

        在为期4日的实践过程中,队员们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人居环境现状与存在问题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与了解。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看到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环境、生态、治理、乡风等方面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也要深刻体会乡村振兴的成就和意义,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要深刻体会大学生所担负的社会责任,要迎难而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为乡村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供稿人:孙松/审稿人:袁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