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学院动态

青春有我 二十不惑——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学子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0-09-08

充满朝气,向往成长。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根据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近期印发的《关于开展 2020 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并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2020826日至28日,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二十不惑”小队在杨郑媛老师的带领下以“返家乡社会实践”为主题在合肥市长丰县水湖镇俞岗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据了解,2020年安徽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受疫情影响,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总体工作突出主题、确保安全、就近就便、创新形式、务求实效。“我们学院积极响应活动号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投身于暑期社会实践中,以小我融入大我,服务于基层。”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团队指导老师杨郑媛介绍说。

实践活动原定于2020725日奔赴长丰县水湖镇俞岗村,合肥受强降雨影响,长临河镇多个村庄受灾,团队成员周平平得知情况后,毅然加入抗洪的队伍,和妈妈牛和云来到安置点担任志愿者。在安置点期间,母女俩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每天从上午八点工作到下午六点,参与搬运救灾物资、日常公共区域消毒、发放盒饭、检测体温等工作,闲暇时期跟孩子们一起玩耍,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惑等等。在别人眼中,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志愿服务20天里,安置点的“母女搭档”受到新华社、中青在线等媒体广泛报道,阅读量近120万。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结束了抗洪志愿服务的周平平于2020815日抵达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赣榆高级中学担任军训教官,给高中生开展了为期5天的军事训练。在新生军训现场,教官与新生见面,对编制进行了分配并指导同学们整理军容着装,练习基本口令。在周平平亲切的关怀和严格训练下,短短几天时间,齐步走、正步走、齐步变正步、解散、集合及分列式等预定训练科目已初见成效。她手把手教,学生认真的学,在军训队列比赛中,方队整齐,精神饱满,步伐矫健、口令准确、声音嘹亮。新生们对军训都充满了热情和信心,对周平平教官赞赏有加,纷纷表示不会辜负教官和老师们的关心和期望。结束后,周平平与学生们合影留念。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结束了抗洪服务、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线上第一轮比赛,“二十不惑”小队于826日上午携带米、面、油等慰问品来到九久夕阳红长丰老年公寓,受疫情影响,不能组织老人大规模聚集。在谢秀院长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在房间门口看了老人的生活状况,老人们有的在打麻将,有的在听广播,有的在休息,酒店式公寓的生活令他们怡然自得,由此可见国家民政部门对老人的亲切关怀。



在退役军人安置办协管员王永前的带领下,实践团队成员一行走访退伍老兵李飞的家中,通过聊天,重温部队生活,让团队成员了解了部队的历史以及发展情况,老兵李飞结合自身发展经历和新形势下国家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号召大家敢于去部队闯一闯,在军营这个大家庭历练一番,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通过这次聊天,使团队成员受到一次爱国主义的熏陶,提高了认识和思想觉悟。“我作为一名退役士兵,退伍不褪色,永葆军人本色,在今后的生活中,更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队长陈志强说道。



在退役军人安置办协管员王永前的带领下,实践团队成员一行走访退伍老兵李飞的家中,通过聊天,重温部队生活,让团队成员了解了部队的历史以及发展情况,老兵李飞结合自身发展经历和新形势下国家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号召大家敢于去部队闯一闯,在军营这个大家庭历练一番,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通过这次聊天,使团队成员受到一次爱国主义的熏陶,提高了认识和思想觉悟。“我作为一名退役士兵,退伍不褪色,永葆军人本色,在今后的生活中,更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队长陈志强说道。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据了解,长丰水湖镇扶贫先扶“智”与“志” 贫困学子高考再传捷报,杨仕骏,俞岗村杨郢组村民,2012年,杨仕骏父亲杨庆怀不慎从房顶掉下摔伤,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2014年通过本人申请,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杨庆怀开始学习做糕点,推三轮车在街上摆地摊售卖,日子也渐渐好转。2016年底,在县公安局对面租住房屋,开始经营门店制作蛋糕面包等糕点类产品。令杨庆怀夫妻俩很开心的是,虽然家庭遭遇不幸,但是儿子杨仕骏却很勤学、懂事,20179月杨仕骏中考679分被长丰一中创新班录取。今年杨仕骏高考,考出了理科563分,超一本线48分的好成绩,第一志愿填报安徽师范大学。水湖镇党委、政府坚持“教育有保障是脱贫攻坚治本之策”,只有让贫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才能具备就业创业能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彻底斩断穷根。

27日上午,团队成员来到村民代玉侠家中,帮助她上初二的儿子俞俊杰辅导功课,解决暑假作业出现的难题与困惑等等。团队成员王玉强“身先士卒”,针对数学作业中的求证矩形,满足反比例函数条件的成立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以及频率统计的计算等等,耐心解答;针对语文作业中的问题,王玉强根据文言文《小石潭记》积累,解释字词的用法、翻译古文等等,虽然时间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俞俊杰非常感谢“老师”的帮助,勉励自己会更加好好学习,争取考一个好高中、好大学。


“在俞岗村,还有一位孤寡老人俞从清,无儿无女,生活非常艰辛。”俞岗村书记张明耀向小分队介绍后,团队成员立即购买牛奶等慰问品来到俞从清老人的家中看望,询问老人的生活状况、身体情况等,跟老人唠唠家常,聊着聊着,原本冷清的敬老院变得热闹起来。随后,小分队来到老人的菜园地里,拿起锄头干起了农活,帮助老人除草。




28日上午,团队成员来到俞岗村计划生育服务室,扶贫专干俞书洋热情接待。团队成员韩子怡、俞苏丹、夏瑜通过聊天了解到,俞水湖镇计生协、卫计办积极开展计生特殊家庭慢性病和大病住院对象以及计生家庭贫困留守儿童关怀关爱工作。为把这一民生惠民政策落实好,使广大计生家庭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帮扶和关爱,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应享尽享,水湖镇计生协工作人员、村居计生主任,深入到各村居(社区)走访群众,对符合政策的家庭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确保“一个不能错,一个不能漏”,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都是听党的话、跟党走的人,不能让这些群众吃亏,有什么惠民政策一定要及时让他们享受。


最后,实践团队在俞岗村党群服务中心与书记王明耀等领导合影留念。



“三下乡”实践活动积极响应了国家对大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大力号召,不仅给基层乡镇带去了宝贵的服务,更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了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让大学生从中受益颇多。通过为期3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受益匪浅。3天时间,同学们留下了汗水,收获了欢笑。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同学们能够将自己所学用到实践,再由实践检验所学,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思想水平都得到了提升,将来能继续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在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二十不惑”小队发扬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为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树立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得到村领导的一致好评并赠予感谢信。

本次活动也受到包括中国青年网中青校园、安徽共青团、安徽文明网、安徽经济网、安徽新媒体集团中安在线、今日头条等国内知名媒体关注并报道,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地址:合肥市紫蓬山风景区森林大道三号
地址:合肥市紫蓬山风景区森林大道三号 皖ICP备050167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