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发布日期:2018-10-17 浏览次数:17406



智能制造学院  院长

张家玺,教授,199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摩擦学学报》《内燃机工程》等国家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70余篇(被EI收录13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二等奖4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参编国家军用标准1项。





党总支书记   执行院长


刘松,男,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硕士,副教授。任职以来,先后主讲《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AutoCAD》、《UG》、《特种加工》、专业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获得安徽省教坛新秀,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安徽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安徽省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一等奖,主持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质量工程5项,安徽省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1项,校级重点科研项目2项,主编和副主编教材5本,在EI、中文核心等国家正规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学校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赛一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以上20余项,参加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金奖2项,银奖4项。




党总支副书记       副院长


彭玉马,男,中共党员,安徽省肥西县人,毕业于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国家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2004年7月来校工作,现任智能制造学院学工副院长、党总支副书记,主要负责日常学生管理、实习就业、党务等工作。先后主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党课》、《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参与编写教材《计算机技术及程序设计基础》。多次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省级金奖一项、银奖两项、铜奖八项。在国家正规刊物公开发表论文4篇。

曾获安徽省就业先进工作者、校优秀员工、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曾获安徽省第十二届就业创业优秀论文三等奖。






副院长


鲍龙星,男,中国地质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本科,中共党员,高级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机动车检测授权签字人,现任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分管学院产学研工作。2015年入职学院后,先后担任汽车工程学院实训教师、实训主任。期间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安徽省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申请专利一项。多次获得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优秀员工称号。





学科专业带头人


左承基,男,1996年4月天津大学热能系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8月清华大学汽车系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过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多项,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30多篇,获得国家专利和不同类型奖项近20项。

先后被聘为中国内燃机学会理事、安徽省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安徽省科协第七届委员会委员。曾获得2001年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优秀教师”、2002年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 2003年(全国)史绍熙科技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史绍熙科技教育基金成就奖一等奖”。2003年获得合肥工业大学“师德标兵”、2004年和2008年两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2004年获得合肥工业大学“三育人先进工作者”。

现担任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汽车服务工程”学科专业带头人,主要从事汽车服务及车辆工程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安徽省内燃机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第三届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电类学科教学委员会热能工程分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副理事长。

近三年主要贡献:承担安徽省振兴计划、安徽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项目各1项,申报了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实施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项。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学科A类竞赛,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省级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省级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指导本科生发表学术性论文1篇。


徐强 男1962 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1983 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2005获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

积极探索机械工程领域先进设计、制造理论,研究本学科的热点、难点问题,主持省教育厅基金重点项目(产学研)新型工业机器人减速器的研制,学院横向课题新型变齿厚RV减速器的研制等项目;参与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精密热滚挤变速箱齿轮加工技术研究,学院横向课题:六轴机密加工中心研制。

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多篇获EI检索,在搞好教学工作同时,指导学生学好第二课堂,把自己的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工作,指导学生参加西门子杯PLM产线规划赛及数字双胞胎比赛,并获一、二、三等奖,申报并获得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二、三等奖,锻炼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安徽省经信厅,科技厅专家库成员。




朱一旺,男,1962年6月出生,1983年7月毕业于安徽农学院农机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09年12月毕业于炮兵学院军事装备学专业,获军事学硕士学位,教授,硕士生导师。

任职以来,1998年、2005年荣获三等功各1次;2008年获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二类岗位津贴1次;2007年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1次、1994年获炮兵学院教学比武一等奖;被聘为解放军装备发展部装备预研评审专家;安徽省大学生“双百”大赛评委。

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4年、2015年共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2006年、2009年、2014年共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000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21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近三年主要贡献:承担《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等4门本科生课程和毕业设计,工作量饱满,2003年获得“互联网+”省级金奖1项;“挑战杯”省级二等奖1项、黑科技赛事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1项;实施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和省级项目各1项。



钱正祥,男,1996年3月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系“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专业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和参加了多项解放军四总部、军事科学院研究课题,在国内外期刊、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EI、ISTP收录2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出版专著6部。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宇航学会无人飞行器学会飞行试验委员会委员,多次获得“优秀教员”、“优秀研究生导师”,获“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育才奖银奖”。近三年来承担了“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电工电子实训”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指导20多名学生完成本科毕业设计任务,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项。





院长助理


李银萍,女,毕业于安徽大学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专业,硕士,副教授。2006年06月任职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先后担任专职辅导员、教学秘书,现担任智能制造学院院长助理,协助学院做好日常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任职以来,先后主讲《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与程序设计基础》、《社交礼仪常识》、《计算机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参与编写《计算机技术与程序设计基础》、《UG NX 8.0机械设计简明教程》、《网页设计与制作教程》等教材;公开发表EI一篇,本科学报两篇,四类期刊若干篇;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学校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职工等荣誉。指导学生参加A/B类学科竞赛获国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若干项;参加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铜奖、银奖若干项,同时获得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主持校级科研项目一项,教学研究项目二项,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若干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研室主任


马东升,男,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硕士,副教授。2009年7月来校任教,担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任教师,现担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研室主任。任职以来,先后主讲《数控技术》、《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AutoCAD》、专业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主持省级和校级教科研项目3项,副主编和参编教材4本,获得安徽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得安徽省教育厅“省级教坛新秀”,在国家正规期刊公开发表论文3篇。




高级工程师


徐德林,男,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工业设计专业学科带头人,教研室主任。

1995-2009:美菱股份有限公司用户与工业设计室主任技术中心主任

2010-2018:美的冰箱股份有限公司创新产品设计所主任工程师创新实验室主任

开发设计中国第一款自主工业设计冰箱——BCD-181K冷藏冷冻箱;

获得轻工部(协会)新产品进步奖2项、安徽省(合肥市)科技进步奖3项,中国创业家大赛安徽十强等奖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6项;合作主编《电冰箱原理及设计》教材一部(高等教育出版社),论文2篇。


副教授

王圣斌,男,副教授,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机电工程方面的技术研究与教学工作,参与多项校级教研项目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研究。2018年,安徽省“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获得学校“双师双能”教师;2019年,安徽省“安徽省第三届‘超星杯’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优秀奖”;2020年,获得安徽省疫期线上教学教师风采大赛二等奖;获得校“我最喜爱的教师”称号。

主要担任《工程力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核心期刊1篇;出版个人专著《现代制造技术应用与创新研究》,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AutoCAD》《金属工艺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类教材多部。


机械电子工程教研室主任

姚实,女,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方向为机械加工。从事机械专业课程教学十余年,主要承担《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数控技术》、《机械专业英语》等课程的教学。教学过程中注意课程的综合性、细致性,实践性。教学风格严谨、活泼,教学质量较好,深受学生好评。

在多次教学比赛中获得较好名次,曾获得安徽省第三届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安徽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师德先进个人,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教学基本功大赛第二名等奖项。课后积极辅导学生的学业,指导学生参加学生比赛,取得较好效果。



智能制造工程教研室主任


石爱娟,女,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硕士,副教授。2009年7月来校工作,一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任职以来,先后主讲《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等课程,承担本科毕业生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工作。作为副主编编写《UG NX 8.0机械设计简明教程》、《金属工艺学》等三本教材,在国家正规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2篇,学校优秀教师,优秀教职工。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省赛三等奖两项,参加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铜奖。主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机械设计基础》中的应用研究;主持学术研究课题:(1)主持2014年度校级一般项目:“基于UG软件中CAE技术的塑料模具设计方法”(项目编号:XZR2014B03);(2)主持2018年度校级重点项目:“基于GT-suite分析传递损失的汽车排气系统消声性能优化设计”(项目编号:

XZR2018A09 );(3)参与2017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重点项目:“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焊接工业机器人动力学仿真及有限元分析的研究”(项目编号:KJ2017A650);(4)参与2017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重点项目:“基于OPC数据映射的MATLAB工程系统组态设计与实现”。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项,指导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两篇。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有:(1)2019年获安徽省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功课组一等奖;(2)2019年度、2013年度获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工组一等奖两次,2018年度获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工组二等奖;(3)2019年度获长三角民办高校教学竞赛本科实践组三等奖;(4)2018年度获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5)2019年获安徽省“教坛新秀”荣誉称号。



优秀青年教师

马辉,副教授,山西大同人。2012年7月,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担任机电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专任教师, 先后承担《工业设计专业综合改革》、《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等省级教学研究和社科规划科研项目4项;在《包装工程》、《普洱学院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5篇;主编规划教材《立体构成》。2018年发表科研论文《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industrial design》EI收录;

2018年发表学术论文《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飞行器外观设计评价模型》,包装工程,中文核心;2017年发表教研论文《工业设计工作室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三类;2017年发表科研论文《老年益智产品设计策略研究》三类;2014年发表论文《基于应用型本科的工业设计教学模式研究》四类;2013年发表论文《The design constraints of kung fu tea set》;2019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19年参与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基于基于ADAMS的八连杆冲压机构仿真与优化研究》;2019年主持校级重点科研项目《新型介入手术实时影像导航CT机外观设计的研究》;2018与合肥协创科技公司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家用智能网络摄像头开发设计》;2018年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青年优秀教师

李坤,女,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硕士,副教授,专任教师。2009年7月进校工作,一直担任教学工作。任职以来,先后主讲《机械AutoCAD》、《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金属工艺学》、《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机械三维设计与应用》、认知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参编《UG NX 7.0机械设计简明教程》、《机械制造工程训练》等教材,在国家正规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篇,先后主持过校级科研项目一项,校级质量工程项目一项,指导学生参加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铜奖。


车辆工程教研室主任

任丽,女,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硕士,副教授。2009年7月来校工作。任职以来,先后主讲《机械AUTOcad》,《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测量》,《金属工艺学》,《机械设计》,《机械优化设计》、《虚拟样机技术》、《有限元应用基础》等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程,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连续四年获得优秀论文;带队组织并主要指导学生参加安徽省第四届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安徽省第五届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相继获得国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和三等奖等11项奖项;主持重点教研项目1项、主要参与省级科研重点项目一项、主持一般科研项目1项,在国内期刊杂志发表教研论文3篇,科研论文2篇.


青年优秀教师

杨慧,女,安徽农业大学农机专业,硕士,副教授。2014年7月至今在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担任机械专业专职教师。任职以来,先后主讲《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工艺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工程力学》、《汽车构造》、《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等专业课、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主持校级重点科研项目“基于ANSYS的车用空气弹簧优化设计”,在国家正规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篇,指导学生参加安徽工程力学学科竞赛,指导学生参加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青年优秀教师

潘林燕,副教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控制工程专业。安徽省力学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技术、控制工程、机电一体化。主讲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液压与气压传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工程材料等。荣获校级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参编教材《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发表论文三篇,指导学生参加省级比赛获奖三次,主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高级工程师

叶玉松,男,中共党员。双师双能型教师。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冷加工工艺装备制造。

多年国家重型机械制造企业技术研发工作经验,曾获得2009年度合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2010年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三等),2016年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三等)。拥有多项国家发明创新专利。


高级工程师

韩帮强,男,2008年6月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研究生,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2008年至2019年期间,在淮南矿业集团公司工作,主要从事机电设备的维修维护、管理和技术革新,在其工作岗位中,主持和参与矿井生产设备配套和生产管理,先后多次获得集团公司和矿“五小成果”和“技术创新”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

2019年至今,在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担任专职教师,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和智能工程的相关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另聘任为“双师双能型”教师,同时指导毕业生论文设计,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项目。其中完成《绞车工作机构的优化设计》省级创新项目的结题工作。




  • 上一篇:无
  • 下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