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共研讨 集体备课促教研——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研室开展集体备课示范活动

发布日期:2024-06-24 浏览次数:1448

集体备课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教研室教师相互合作、共同成长和专业与课程建设发展的有效形式。为充分发挥优秀教研室集体备课的引领示范作用,提高教研室备课质量,6月19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研室开展集体备课示范活动,教研室全体老师参加本次活动。


本次集体备课、评课由教研室主任马东升主持。活动包含主任引导、主备说课、集体研讨、主备小结、主任小结以及现场互动等环节。马东升首先介绍集体备课流程,强调集体备课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主备说课环节,孙伟老师以《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第3版)第二章的“常用塑料的性能及成型工艺的条件”作为备课内容,他围绕授课对象、学情分析、学习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和病例展示等内容作了“智慧课堂:对于热塑成型的探讨”应用课例说课。之后,主备教师与教研室其他教师针对集体备课内容进行深入讨论交流,并形成共识。集体研讨交流后,其他老师从过程设计、组织实施、备课方式和内容、课件优化、思政内容引入、优点与不足等方面对本次集体备课活动进行现场指导,提出意见和建议。

执行院长刘松在总结讲话时对本次示范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集体备课是教学过程之前的重要准备活动,是提升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各教研室应重视集体备课活动,精心设计,规范流程,强化组织实施。他强调,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两大切入点。教学过程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授课PPT要图文并茂、重难点突出;教师授课要求内容熟悉、逻辑清楚、脱稿讲解;鼓励教师个性化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要做好“四抓”:一抓期末考试、考研等考试的分析、评价及反馈机制;二抓集体备课,充分调动各教研室集体备课活力;三抓教师能力提升,针对不同职称教师做出相应培训方案和机制;四抓教学评价,完善教学质量监控闭环管理。(智能制造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