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8
各院(部)、校直各部门:
根据《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关于发布2024年安徽省机器人大赛赛项规程的通知》要求(http://jyt.ah.gov.cn/tsdw/gdjyc/dxsxkhjnjs/40698162.html),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我校将举办校内选拔赛(省赛初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事名称
项目名称:安徽省机器人大赛
英文名称:Anhui Province Robot Competition
赛项组别:本科组、高职组
二、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承办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技术支持单位:羚羊工业互联网
三、参赛对象
我校在籍学生均可报名参加。
四、竞赛目的
为推动和促进机器人、嵌入式控制、算法与程序设计、自动化、人工智能与数字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特面向安徽省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举办安徽省机器人大赛。大赛旨在推动机器人相关技术的发展,促进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培养和激励大学生在微处理器、嵌入式系统、程序设计特别是算法分析与设计、数字媒体等方面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以及在此过程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运用相关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为我国的机器人领域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五、竞赛内容
(一)竞赛内容
本次竞赛为机器人赛道;
(二)竞赛方案
(1)机器人赛道采用现场赛形式
每支参赛队伍依据竞赛规则和打分标准进行作品的设计和开发,以对抗赛形式进行现场比赛,由评委打分决定其成绩。
六、竞赛方式
本次大赛中,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赛道按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方式进行。初赛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即参赛队伍在指定的本校比赛场地进行比赛,竞赛组委会开展网上监赛,并采用与决赛阶段基本相同的比赛要求。
其他赛道的参赛队伍均需通过所在学校校赛选拔后,报名参加决赛阶段比赛。
七、竞赛流程
2024年1-3月,组委会依托专家组、技术委员会,参照国赛规则,结合安徽省特点,研讨比赛规则;
2024年3月底,发布比赛规程。
(一)机器人赛道
2024年1-3月,组委会依托专家组、技术委员会,参照国赛的规则,结合安徽省的特点,研讨比赛规则;
2024年3月底,发布比赛规程;
2024年4月初,举行赛前培训;
2024年3-4月,4月27日(校赛),选拔推荐优秀参赛项目和参赛选手;
2024年5月1日-10日,在比赛官网报名;
2024年5月24日-26日,举行现场决赛。如遇其他原因需要调整竞赛安排的,将另行发文通知。
八、竞赛赛题
(一)机器人赛道
(1)RoboCup仿真2D比赛
(2)RoboCup仿真3D比赛
(3)仿人机器人多人舞蹈比赛
(4)仿人机器人短跑比赛
(5)仿人机器人障碍跑比赛
(6)轮式机器人救援赛
(7)机器视觉搬运赛
(8)服务机器人比赛
(9)足球机器人标准平台挑战赛
九、竞赛规则
为保证竞赛公平公正,竞赛组委会、专家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秘书处成员及竞赛相关工作人员不得作为参赛指导教师。每一赛道,同一教师指导的队伍总数不得超过4支,学生参与比赛可以无指导教师。参赛学校最少不得少于2支队伍。
(一)机器人赛道
(1)报名资格和要求
参赛人员必须是安徽省高校在校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比赛以队为参赛基础,每支参赛队由1-3名同学组成,设指导教师1-2名(也可以无指导教师);各高校每个竞赛子项目参赛队数不超过2支。参赛队员是否符合本规则关于学历的规定,由竞赛组委会负责解释。
所有参赛队伍由各高校选拔上报,大赛不接受个人报名。各参赛队在网上注册以后,每所学校指定1名领队负责报名(每所学校指定1名教师进行认证),由参赛学校领队对比赛队伍进行审核,参赛学校领队对报名资料的真实性和参赛指导老师、学生排序负责。最后同时提交学校教务部门或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等部门的意见(需签章)到赛事组委会。
所有参赛人员、指导教师、领队须签署大赛承诺书。
(2)赛前准备
赛前拟开展机器人比赛规则研讨会,对比赛规则进行进一步解读,各参赛学校务必派出相关领队、指导教师、参赛队员参加赛前的研讨培训,具体时间和方式由大赛组委会通知发布。各参赛队伍依据比赛规则和要求进行比赛准备。
(3)比赛期间
机器人类比赛参照全国赛比赛规则制定安徽省比赛规则,比赛时按照各小项的比赛细则进行比赛。比赛期间也将举行机器人比赛论坛,进行相关技术研讨。
(4)成绩公布
各子赛项竞赛结束后,竞技类比赛项目直接在赛场公布比赛成绩,打分类比赛项目在统计汇总分数后第一时间公布比赛成绩,全程接受仲裁委员会监督,并将结果提交竞赛组委会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备案,并再次在高教网进行公示,待公示期满后,由安徽省教育厅公布获奖名单,颁发竞赛获奖证书。
十、竞赛环境
(一)机器人赛道
具体各子项目的布置图由最后的设计确定,每个子项目的比赛电脑配置、场地器材见后续各子项目的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其中RoboCup仿真2D和RoboCup仿真3D比赛项目视报名情况决定是采用线下或者线上比赛模式。目前规则给出的是线下模式。
十一、成绩评定
(一)机器人赛道
机器人赛道各子项目的详细规则和评分标准参照全国机器人比赛标准制定,具体标准见附件2。
十二、奖项设定
(一)机器人赛道
以各竞赛子项目报名参加省赛阶段的参赛队伍数为基数,按参赛队成绩排序,分别设置一等奖(不超过基数10%)、二等(不超过基数30%减去一等奖名额)、三等奖(不超过基数60%减去一、二等奖名额)。
同时,根据各参赛学校及个人对本次竞赛工作的贡献情况,评出优秀组织单位奖和优秀个人奖,评选办法另行通知。
十三、竞赛须知
(一)机器人赛道
(1)参赛队伍须知
指导教师提前熟悉竞赛规程,为参赛队伍提供指导;指导教师及领队贯彻执行大赛各项规定,竞赛期间不私自接触裁判;领队负责做好本校大赛期间的管理工作,负责本校的参赛组织和联络工作,准时参加赛前领队会议,并认真传达落实会议精神,确保参赛选手准时参加各项比赛及活动;
领队在比赛时需密切留意参赛选手的比赛时间,安排充足人员进行调度,避免出现因迟到而被取消比赛资格的现象;领队应负责赛事活动期间本队所有选手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如发现意外事故,应及时向组委会报告;只有领队才有权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
(2)参赛选手须知
各参赛选手务必在赛事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参加比赛及相关活动。参赛选手应自觉遵守赛场纪律,服从裁判、听从指挥。
(3)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须知
必须服从组委会统一指挥,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比赛服务工作;按照分工,准时到岗,尽职尽责做好分内各项工作,保证大赛顺利进行;做好在线比赛平台的调试工作,引导参赛选手进入相关比赛直播现场开展比赛。比赛出现技术问题(包括设备、器材)时,应及时与比赛负责人联系,及时处理;如遇突发事件,及时向组委会报告,同时做好疏导工作,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确保大赛圆满成功;要认真组织好参赛选手的赛前准备工作,遇到重大问题及时与组委会联系,协商解决办法。
十四、其他
请参赛师生认真填写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不明者,将取消参加选拔资格。参赛信息以指导老师为单位填写于附件1,并2024年4月15日前将电子文件材料发送至邮箱。
联系教师:李穗
联系方式:zmy18302991682@163.com
附件1:附件1:“2024年安徽省机器人大赛—机器人赛道”校赛报名信息汇总表
/dz/upload/file/20240408/20240408184232_83385.xlsx
附件2:2024安徽省机器人大赛-机器人赛道评分细则
/dz/upload/file/20240408/20240408184312_23829.doc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2024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