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明德至善 勤学躬行

发布日期:2018-10-09 浏览次数:9275

校训释义:

  “明德至善”取自“四书五经”中的《大学》。《大学》开宗明义写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是从学校方面立意的。而校训多从培养对象--学生方面立意。那么“明德至善”的含义应是: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并努力达到最高思想境界。

  “勤学躬行”参考《论语》有关论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惘,只空想不读书那就危险了。朱熹在对这两句话注释后面又加上一段程子的论述(程子指北宋二程,即程颢、程颐,程朱理学的代表性人物)。“程子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有些高校校训就从这里选取的。借鉴上述理念,又受益于宋代大诗人陆游名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启示,结合我院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点,形成校训的下句:勤学躬行。即勤奋学习,亲身在社会实践中历练成人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