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思政教育

我校师生热议两会 密切关注国计民生

2018-08-13

  3月3日、3月5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分别开幕。“两会”期间,我校师生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微信、微博等多种媒介,收听收看了两会盛况,及时了解今年“两会”的最新动态,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和“两会”的热点话题,并结合自身的学习、工作实际畅谈感言,交流观点。


  华芳(通识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

  总理提出要办好公平优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些都说明党和政府教育改革更加关注人才培养质量,更加重视育人本位的回归,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符合百姓的期盼。她表示,坚决支持和拥护改革,坚守情怀、增强本领、积极有为,以实际行动把“两会”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践行大学生“引路人”和“守望者”的神圣使命。


  何双宝(通识教育学院思政部毛概教研室室主任)

  有代表提到要把教师纳入公务员系统,这个确实不错,如果实现将改变教师不上不下的境地,社会上很尊师重教,但老师内心很苦,说不出来,收入低,被世俗眼光看不起,很多学生家长以公务员为光荣,是有不对的地方,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师和公务员待遇上的不平等,如果教师纳入公务员系统,可能使家长和学生更加尊师重教。我们的腰杆子也能挺得更直。     朱恩妹(电子工程学院辅导员)    我感到国家的困难补助政策实施的好,正在体现了家庭困难学生不失学的情况。每一届学生中,都有很多学生几乎要失学的情况,多亏了国家及时的困难补助,他们才能完成自己的学业,并回报社会。想到这里我的心里面就踏实了,让学生既能够得到教育又可以在学习当中学会做人。知道感恩,知道回报国家,回报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人。因此,希望国家能够密切关注这类政策,并将这些政策完美的做好。


  吴莉(就创中心主任科员)

  我一直在关注总理谈的“保就业,惠民生”,今年毕业生高达795万,就业不仅仅是毕业生一个人的大事,一个家庭的大事,更是整个社会的大事。在推进“双创”新形势下,就业是民生之本、价值之源,作为服务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我将全力以赴做好这一课题,特别是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


  王克艳(2014级财务管理3班学生)

  李克强总理在报告2017年工作任务时为教育划了重点,其中重点词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对于我这个九零后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我就是这个政策的受益者,因为父母都是农民工,家里还有弟妹,所以从小学开始就陆陆续续的享受着国家的优惠政策,助学金的发放和奖学金的获得让我受益匪浅。这次会议中关于这个关键词教育部2017年的工作重点中分别提到:推进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精准资助水平。

  作为一名从农村上来的学生,我切身体会到了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的差距。我清楚的记得小学时开设了英语这门课程,可是因为学校没有配备影音播放器材导致我们很多时候课程没办法进行,以至于让我们对这么课程丧失了应该有的兴趣。初中毕业升入高中,班里出现的明显差距,从农村出来的学生英语口语和听力和城市的学生相比有着很大的劣势。所以,对于上面报告中提到的今年的工作重点,我觉得是现在农村教育所急切需要的。都说穷什么都不能穷教育不能穷学生,教育可以得到好的发展需要从政策和硬件软件着手,确保人人有学上,都可以接受公平且先进的教育,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总有更加优秀的贮备力量。


  顾东春(2016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

  教育是立国之本,国家的未来属于青年人,而对于青年人的教育与国家的兴衰密切相关。在当今世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是科技兴国的基础。因此任何国家任何朝代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对于教育来说,如何进行教育,发展教育是需要关注的重中之重。今年的两会提出了许多教育改革的提案,下面谈谈我对教育改革的几点看法。

  我们一直在追求公平,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公平总是很难做到。我国地大物博,土地辽阔,人口众多,东西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也不平衡,教育的发展也不均衡,今年两会提出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不能忽视教育的城乡一体化。我认为发展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不应该只是喊口号,不应该只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去贫困地区工作,而应该多多投入教育经费,用好的工资待遇去吸引毕业生投身到农村和贫困边远地区的教育事业。如此既能解决农村和平困边远地区的教师资源问题,又能使毕业生不再聚集在城市,缓解紧张的就业压力。
  近年来,未成年人受到性侵犯的事件频繁发生,令家长十分担忧,在我们严厉打击此种犯罪事件,全社会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同时,也要交给我们的孩子自我保护。在中国“性”一直是个很敏感的词,中国人很忌讳说到此内容,因此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防性侵教育一直止步不前。性本身不是肮脏的,生物的延续离不开性。在当前社会有些人道德沦丧,我们的孩子由于性教育的缺失,给了这些人机会,有的孩子被迫害许多年后才知道。加强性教育,才能更好的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才能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


  李梦婷(2016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

  作为学生的人生引导者之一的教师,在学生的教育和成才的道路上起着关键的作用。那么,国家应该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人才是一个国家在任何阶段都需要的紧缺“物资”,而作为培养他们的指导者,更应该被国家所抓紧。对于师范类专业的认证标准应该像“两会”提出的:研制此类专业的认证标准及办法,如果加大了对师范生的考证,既是对他们及未来学生的重视,又是对国家的关心。强化一项专业的方法便是从基础抓起:所以“两会提出全面强化‘三字一话’等师范生教育基本功,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除了从基础抓起以外,也应该从开始抓起,就是重点放在幼儿园、中小学的教师培养,那时的孩子对于社会的认知还不全面,所以非常需要名师对他们的人生做一指导。

  为学生解决了教师的问题也还需进一步完善,对于一部分贫困的地区,那里的孩子得到教育的机会很稀少,这就陷入了“越穷越不上,越不上越穷”的死循环里,因此两会提出“两免一补政策”是最好不过的,将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