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8-29 浏览次数:2897
为追溯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校融媒体中心“追寻红色记忆,赓续红色精神”党史学习教育团分别于2024年6月底、7月底赴安徽名人馆、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创新馆、以及小井庄开展为期5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
6月25日,实践团前往渡江战役纪念馆。在纪念馆广场上,从左到右伫立着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五位老一辈革命家的雕像,成员们肃然起敬,纷纷鞠躬以缅怀革命先烈。通过观看展厅内的革命文物、艺术群、珍贵影像,实践团成员了解了渡江战役的革命故事,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渡江精神。成员们纷纷表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革命先辈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肩负起时代责任,努力奋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追随名人足迹,讲好红色故事
6月26日,实践团前往安徽名人馆。通过现代化的声、光、电等科技制作手段,安徽名人的形象与事迹生动地呈现在成员们面前。实践团成员驻足凝望,近距离感悟历代皖籍名人励志图强、矢志报国的情怀,对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有了更加鲜活、深刻的认识,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安徽名人的优秀传统,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7月28日,安徽名人馆举办“传承中华好家风 争做时代好少年”——中华好家风少年说讲解大赛决赛。实践团成员发挥专业特长,融入现代传播手段,用活新兴媒体,为此次活动进行摄影摄像,并制作视频作品在“安徽名人馆”官方微信视频号发布,让红色故事以更加鲜活、直观的方式呈现在观众眼前,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实践团成员表示,要传承红色基因,做红色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宣传者,让红色江山千秋永固。
探访创新基因,奋进新的征程
6月27日,实践团前往安徽创新馆。团队成员通过图片、视频、多媒体、互动体验等方式认真参观展厅,了解相关科技知识原理和科学发展的创新成果,感受科技的魅力以及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改变。此次创新馆之行,进一步坚定了团队成员不断创新、锐意进取的意识,承担起新时代青年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努力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开展党史宣讲,筑梦乡村振兴
6月28日,实践团前往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中央文明委“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点——合肥市肥西县小井庄村。通过参观小井庄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纪念馆,团队成员近距离感受到了“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坚定了理想信念。实践团成员采访了第一批参与包产到户的老人黄达富,他向团队成员讲述曾经那段艰苦又伟大的奋斗历程,加深了团队成员对那段峥嵘岁月的认识,倍受鼓舞。
随后,小井庄村干部与实践团成员开展了党史宣讲活动,学习交流包产到户历史知识,进一步增进了团队成员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交流结束后,团队成员通过广播的方式开展党史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把思政课的讲堂设在百姓家门口。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明晰了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实现了自我价值。下一步,实践团成员将继续接受红色文化洗礼,牢记使命,勇担时代重任,引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贡献青春力量。(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