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7-31 浏览次数:6297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有关“深化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厚植青年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家国情怀,发扬退役大学生士兵退伍不褪色的精神,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继承光荣传统、肩负强国使命,用青春汗水书写新时代新征程奋斗篇章。7月16日22日,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团委“橄榄绿”暑期三下乡国防教育实践团队在肥西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通过聆听一堂红色思政课、体验一次党史基地之旅、参与一场夏令营进课堂活动等方式,营造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让全民国防教育在广大青年心中走深走实,推动全民国防教育基于时代的新质发展。
一堂红色教育思政大课—军魂传承,强化全民国防教育思想
7月16日,实践团在官亭镇河北村干部的带领下拜访了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第150师450团战士陈本月。步入来到陈本月老人的家中小院,首先引入眼帘的是“共产党员户”的牌匾,让人肃然起敬。陈本月老人虽已耄耋之年,步履蹒跚,但得知实践团远道而来,仍是热情招待了团队成员,并给实践团队成员上了一堂生动的“板凳党课”,他分享了自己的抗战经历,带同学们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陈本月老人于1951年参军入伍,远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直至1953年才得胜返乡,“敌人就在河的对面,每天都会有人牺牲......”,陈本月老人给实践团成员讲述了抗战时条件的艰辛和战争的惨烈,在给实践团成员讲述他和连队战友一起在前线浴血奋战的经历的过程中,也展示当时的照片与纪念品,一张张承载着历史的泛黄照片、一本本记录着艰辛抗战的资料、一件件刻印着战争印记的旧物,这是陈本月老人3年从军生涯最好的见证。
结束后,实践团成员收获满满,纷纷表示要学习陈本月老人的精神品质,在他身上所蕴含的是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军人精神;是退伍不褪色,心系党、国家和人民的红色情怀;是离岗不离党,敢为人先、肩负责任和使命的时代担当!
一次沉浸式党史教育基地之旅—赓续奋斗,构建全民国防教育新格局
实践团成员集体前往渡江战役纪念馆和肥西县烈士纪念馆,沉浸式感悟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调研时强调,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在“胜利之师”雕塑前,实践团成员重温入党誓词,铭记革命历史,展厅里收藏一千余件展品,每一件都是渡江战役故事的讲述者、记录者,发黄的票据、证章、陈旧的手稿,把大家带回了那段“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峥嵘岁月。
在烈士墓园里,实践团成员对烈士的墓碑进行打扫,描金,这一庄严肃穆的活动让每一位成员心中都涌起无限感慨:“我怕下笔太重,惊扰烈士英魂,又怕下笔太轻,描不出他们惊天动地的往昔。”通过一帧帧相片,一卷卷文书,成员们了解到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青年浴血奋斗的独特姿态,时光片羽中,仿佛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爱国主义教育之旅。
实践团成员表示,此次参观不仅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更是一次严肃的党性教育,党史学习的过程就是一次灵魂成长的过程,我们应该从党的光荣历史中汲取新时代奋进力量,不断增强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赓续奋斗,为构建全民国防教育新格局贡献青春力量。
一场“红领巾”夏令营进课堂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星火相连,实现全民国防教育高质量发展
“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这是早上8点整在肥西县桃花镇集贤社区课堂上准时响起的军事口令。
为促进国防教育进课堂常态化、制度化,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建设,实践团成员为当地青少年量身打造了为期4天的“红领巾”夏令营进课堂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份国防教育“大礼包”,包括了基础军事训练、思政讲演、动手制作等多个环节。
实践团成员结合孩子们年龄特点与喜好,开设了抗战小英雄故事会、军事发展史等课程,讲述了“全国十大少年英雄”王朴、送鸡毛信的海娃等小英雄们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用简单易懂的方式传授基本的国防教育知识和故事,引导孩子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为了让国防教育更加入脑入心,成员们为小朋友们统一配发了红领巾和军事训练帽,现场展示了枪支模型和动作要领,并展示和学习了军体拳。“老师,我也想学!”成员们的演练激发了小朋友们的学习兴趣,小朋友们也严格服从命令,真正做到令行禁止,俨然是一个个军中神气的“小小兵”。通过手把手教授、声入声传递的方式,打造独具特色的“学科+军旅(国防)文化”课,将国防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课堂上学习、了解军事知识,聆听英雄事迹,传承红色精神,为孩子们的成长、家国情怀培养做启发式引导,为其向往成为更加坚韧、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埋下了坚实的种子。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本次暑期三下乡“橄榄绿”国防教育实践团以“勤学躬行”的精神,实地走访、亲身感悟、身体力行,以老兵不屈之军魂为指引,冠以新时代青年之担当,让“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奋进精神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新时代的青少年生逢盛世、朝气蓬勃、重任在肩,要努力营造全民国防教育浓厚氛围,使国防教育工作更有温度、更接地气、更聚人心,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国防教育新生态,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