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教育部批准的普通本科高校

安徽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三下乡系列报道六】潮涌江淮 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安徽足迹之金寨 探寻大湾村脱贫新面貌

发布日期:2022-07-27 浏览次数:2532

为引领广大青年在实践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校今年暑期组织开展潮涌江淮,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安徽足迹社会实践活动,在习近平总书记去过的安徽足迹进行实地学习。7月25日实践团队一行13人第三站来到安徽金寨县大湾村。

蝶变大湾村,振兴新面貌

实践团队成员在村民的带领下,参观了大湾村,在他们口中我们得知,大湾村地处大别山腹地,作为革命老区,村里也保留诸多红色遗址,历史底蕴浓厚。现如今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村民们都办起了农家乐、民宿群、人文徽派建筑、红色遗址游览、漂流等众多旅游项目。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也带动了当地六安瓜片、黑毛猪,有机蔬菜等农产品销售,对农业生产起了重大推动作用,而农业反哺旅游业,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发展,走出一条绿色生态的发展之路。


板凳党课,走新更走心

实践团队成员走访了脱贫户汪能保和陈泽申。了解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湾村对贫困户的关心。陈泽申老人就地给实践团队成员们上了一堂“板凳党课”,他说习近平总书记来的那年家里年收入只有3000余元,在他的关心和党的扶贫政策帮助下,仅一年就实现了脱贫,2021年一年的收入就达到了33000元,说到激动处老人家几度哽咽,他表示党没有忘记老区人民,总书记心里一直装着老区人民,这是最令他感动的。最后,他勉励同学们,更要发挥你们的才能,为我们国家,为我们党争光。要不忘初心,牢记青年使命,认真学习党史,感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党的未来祖国的明天就要靠你们了。”陈泽申老人用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个个“小故事”,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与支持,让同学们对共产党的精神产生了更加深刻的体悟,引导同学们们从实践中汲取养分,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忆革命,寄哀思,悟传承

实践团队成员来到红军广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参观学习了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博物馆,红军烈士墓园、红军广场、洪学智将军纪念碑、红军纪念堂,团队成员在烈士纪念碑下为革命献花篮并举行了默哀仪式,向无数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最后,实践团队成员在红军广场重温了入党誓词,铮铮誓言,让队员们热血沸腾,字字真言,让队员们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和永远奋斗的决心。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学习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伟大红军精神,坚定自己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安徽足迹的第三站,团队成员们进一步领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与对青年学子的殷切寄语。深入学习金寨 “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党旗所指,就是青年所向!我们广大青年将小我融入大我,青春汗水洒在祖国大地上,以火热青春勇担时代重任,为民族复兴贡献一份青春力量!(校团委)

责任编辑: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