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7-26 浏览次数:2051
为引领广大青年在实践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校今年暑期组织开展潮涌江淮,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安徽足迹社会实践活动,在习近平总书记去过的安徽足迹进行实地学习。7月24日实践团队一行13人第二站来到安徽阜南县王家坝。
传承水利精神,增强责任担当
王家坝闸,有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称号,也被誉为淮河防汛的“晴雨表”,是淮河灾情的“风向标”。烈日炎炎实践团队行走在王家坝闸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王家坝的讲话,切实感受王家坝精神。团队成员与工作人员一同巡堤,实地了解并参与了闸机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感受70年如一日的沧桑却依旧刚毅的青春岁月。
团队成员吴慧慧说:“今天天气很热,但我们行走在大坝上却未曾感受到暑意,感受到王家坝人民对抗自然灾害时的众志成城的斗志,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弘扬王家坝精神,唱响主旋律
团队成员们参观了王家坝抗洪纪念馆,进入馆内如同打开一部淮河抗洪救灾历史画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厅地板上一条蜿蜒曲折“淮河地图”。王家坝的建立为这座养育了数亿儿女的淮河穿上了一件安全的防护服。纪念馆中,李秀英老人的故事令在场的同学们纷纷哽咽,李秀英老人与丈夫意外的离别竟会因为李秀英老人在抢修王家坝时的一张照片再次重逢,阔别几十年,你未娶,我未嫁,这种情缘也向我们展示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共产党人的伉俪情深以及王家坝人奉献牺牲的家国情怀。
团队成员许子阳说:“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当以王家坝精神为旗帜,将实践成果转化为爱国报国的实际行动,让青春在实学实干中绽放绚丽之花!”
走进“明星”企业,领略乡村振兴的幸福生活
实践团队来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时来的红亮箱包有限公司,对当地企业进行了走访考察。我们参观了流水线,看到工人们都在专心致志的搞生产,公司大部分员工都为王家坝留守妇女。为了让留守妇女安心上班,红亮箱包有限公司建立留守儿童托管班,寒暑假请了专门的老师为公司上班妇女的孩子们提供学业指导和生活帮扶服务,真正做到了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团队成员王童表示:“看到这么多孩子在托管班里开心的玩耍,让我觉得王家坝的企业也都有了王家坝精神,让我对王家坝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也必将以此为我的做事准则,从点滴小事做起,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
通过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安徽足迹第二站的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深的被王家坝的奉献精神所感动。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为沿河五省生产安全提供了保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中华民族同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斗了几千年,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但是我们还要斗下去。”王家坝精神将会一直深深的刻在当年青年的心中并继续发挥能量教导和影响更多青年为建设新时代添砖加瓦。(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