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电信诈骗“三不一要”
发布日期:2017-08-10 浏览次数:4007
你好!随着网络、电信等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不法分子采取打电话、发短信、网上购物等方式。经常进行各类诈骗犯罪活动,给人民群众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电信诈骗”方式现在已多达数十种,主要是利用人们的馅饼类、亲情类、震撼类的三种心理状态,通过固定电话、手机、互联网等,发布、传递编造的虚假信息进行诈骗活动。
他们的主要诈骗方式有:冒充司法机关公、检、法、海关人员谎称你涉嫌洗钱、说你的银行卡里有大量可疑资金,要求你将存款存入所谓指定的“安全账户”;打电话冒充你的熟人、领导,然后以种种借口让你给他汇款;谎称你的亲属被绑架、遭遇车祸、生病住院等紧急情况让你汇款;盗用你亲友的QQ号冒充你的亲友让你汇款;犯罪分子利用语音提示你的电话、水电、有线电视等高额欠费,要求你补交费用;
另外群发“手机号、彩票中奖”、“低息贷款”、“信用卡消费”、“教育基金退税”、“汽车退税”、“推荐发票”、“网络低价购物”、“邮包内涉及毒品、违禁品”等诈骗信息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诈骗手段狡猾、花样繁多,我们提醒你: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资料、密码等信息;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不要轻易给陌生人转账、汇款;不要按照别人的提示在ATM机上操作银行卡。
总之,只要涉及到钱和帐的事,一定要慎重,必要时可向110报警、咨询。
肥西县紫蓬山派出所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保卫处
2017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