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2022年学风建设年度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3-03-15 浏览次数:1430

依据《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教技20111号)文件要求,学校进一步确立了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引导学生树立“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的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端正学习动机和态度自觉遵守学习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构建我校“工匠铸就、创新育人”的良好学风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打牢坚实的思想根基

全校上下要集中开展加强学风建设的动员活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学风建设的有关知识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对学生加强新时代学习观念、创新意识、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念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学习理念;利用二级学院学风建设动员大会、专场报告、讨论会、主题班会、党团活动等形式对学风建设思路展开学习、讨论。通过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使每位师生都知道什么是学风建设、为什么要加强学风建设、怎样加强学风建设使广大师生人人重视学风建设并自觉投身到学风建设中来。全年共召开学风建设主题班会2077场,专题报告25场,主题团日50次。

二、建立爱岗敬业的全员育人教育机制

1.明确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教风对学风的形成具有直接的、经常的影响作用。所以要抓好学风建设必须先抓好教师的教风以教风促学风充分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首先要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明确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进一步严格课堂纪律规范教学秩序;其次教师要结合课程的内容和特点通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自觉地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最后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主动关心和指导学生的成长。

2.教师兼任班主任对优良学风的形成至关重要

教师不仅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发挥育人功能。建立教师兼任班主任相关制度挑选政治素质高、业务水平精、育人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由班主任负责对学生学业进行指导。2021-2022学年共聘任班主任90人,撰写工作日志180本。

3.发挥辅导员对学风建设的引领作用

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健康成长中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从辅导员的培养、使用、考核、发展、评价、激励等方面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机制打造一支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育人的学生辅导员队伍。学校先后下发《关于组织参加2022年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省级决赛工作的通知》《关于组织参加<安徽省2022年高校辅导员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提升网络培训班>的通知》《关于开展2022年“喜迎二十大 启航新征程”辅导员培训工作的通知》,学生处开展线上辅导猫协同软件培训等。在日常工作中一方面要求辅导员勤奋学习以身作则;另一方面要求辅导员开展切实有效的工作发挥榜样作用从而影响并带动广大同学共同实现学风建设的目标。

三、建立公平公正的学生评价激励机制

1.形成科学公正的学业评价体系

进一步完善《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细则》中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发展、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客观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

2.形成多元化的学生奖励体系

充分发挥奖学金、评优评先等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广泛宣传《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奖励办法》《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成果奖励办法》注重对学生个人的激励引导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继续加大“优良学风宿舍”“活力实力班级”的评选力度全年共评出活力班级16个,优良学风班级1个,优良学风宿舍9个。重对学生班集体的激励和引导鼓励学生培养团队意识。通过不断改革奖励评定方式让众多学生在不同的层面体验成功的快乐达到激励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全面发展最终以学业成绩的提高、全面素质的拓展来体现学风建设成果的目的。

3.注重对违纪学生的励志教育

要鼓励和引导违纪学生成才对受到批评教育和纪律处分的学生要根据违纪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励志教育帮助他们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变压力为动力防止产生自暴自弃情绪。对一些违纪后表现突出的学生处分要予以其撤销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努力完成学业。对学困生进行排查帮扶,共排查帮扶253人。

四、建立全面高效的服务机制

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和工作原则将教育教学管理与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开展学生权益维护、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教育、学业支持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工作为学生成才创造良好条件。

1.完善学生权益工作体系

要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凡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都要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公开接受学生监督;调整、充实学生申诉委员会切实开展对学生的纪律处分、学籍管理、各项服务等学生申诉处理。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四级网络体系”完善工作职责;强化危机意识提高心理咨询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观意识和工作能力建立科学化、动态化的心理档案体系确保心理危机的早发现早解决;依托“5.25心理健康活动月”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主体意识日益加强。

3.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

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奖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和其他资助形式为辅助的助学体系使学生在获得帮助的同时也承担一定的责任或义务把资助工作与育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规范贫困学生的认定机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动态信息库;规范和完善勤工助学运行机制积极拓展勤工助学渠道;通过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的优秀典型大力宣传他们在逆境中奋发图强的精神;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自立自强教育;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